第15章

孙淼淼仔细端详着这个收音机,因为两个喇叭都是新的,音质跟店里卖的收音机相差无几,只不过机身是郝四道用木板刨出来的,有些不伦不类。即便这样也足够让她惊喜了。

孙淼淼的拇指不住地调拨着磁带的快进、后退,测试它的功能,虽然简陋但却五脏俱全。除了使用有些麻烦,没有别的毛病了。

她的眼里绽出光彩,“四道哥,你做出了收音机!”

他用十块钱的成本做出了一个一百多块的收音机,孙淼淼从来都不知道他有这么厉害!

是的,他做出了这个收音机。郝四道问她,“你还满意吗?等等——”

受到了来自老婆的鼓励,他仔细地端详了一眼收音机,外观很简陋。郝四道用砂石细细地打磨着它的毛刺,又挑了一根木头认真地刨了起来,木屑沿着凿子哗哗落下,不一会他削成了一只兔子,把它固定在收音机的边沿。

简陋的木箱收音机因为有了兔子的点缀,变得活泼有趣。

孙淼淼好奇地抚摸了好几下兔子,“四道哥,要是把它卖出去肯定很赚钱。”

郝四道脸上的笑容一滞,没想到老婆想的居然是怎么把它卖了换钱?他解释说:“不能卖,私底下做一件两件,自己偷偷听着玩还可以,要是大家都拿国营生产的器件装成收音机销售,老百姓都不乐意去半导体商店买机子了,这叫‘割社会主义的墙角’,叫投机倒把。”

“被抓到要坐牢的。”

孙淼淼想到马克思的那句话,倘若有300%的利润,那么资本家们便会践踏世间的一切。①。

“总有人想尽法子钻空子做它。”

郝四道又摇摇头,“做成这个可不简单的,首先要有一套工具,电烙铁、焊锡、铜丝,一块收音机的电路板……收音机有很多个零件,单单在商店买不到。我是在一家机械厂做代理才弄得到这些东西,普通人很难搞到的。”

单单是收音机的电路板就很难弄到了,如果频频到半导体商店买元件,人家能不知道他想投机倒把吗?

“再者能接触到这些工具、有这个技术的师傅在工厂里上班,人家是有头有脸的技术工,不会冒险犯法。”

郝四道不想讨论这个问题了,他冲老婆勾了勾手,“淼淼,过来听歌。”

他用快退键把磁带倒带回到开头,调了一下音量。孙淼淼不由地靠近了收音机,他们一人占据着一边的喇叭。孙淼淼把耳朵凑近了喇叭,两双眼睛互相对视着,近得鼻息可闻,一张是干净雪白的鹅蛋脸,另一张是深麦色眉眼桀骜深邃的面庞。

郝四道艰难地滚了滚喉结,摁下了播放键,悠扬甜蜜的音乐顿时荡漾在两个人中间,映着泛黄的灯光,有种暖洋洋的感觉。

这是孙淼淼这两辈子第一次那么靠近收音机,美妙的歌喉让耳朵听得都醉软了。

热闹的甜蜜的旋律不断循环,好像一只欢快地白鸽飞进了人的心里,轻易地让人感染快乐。孙淼淼摸着耳朵,情不自禁地赞美:“怎么会有这么好听的歌。”

郝四道看见她两颊露出了浅浅酒窝,乌黑的眼眸温柔得像一池秋水,眯起的眼睛流转之间仿佛碎光划过,感觉自己的手好像误接在了电源上,搞得心口一片酥麻。

她不知道自己此时的笑容比歌还要甜十倍、百倍,万倍!甜进了他的心坎,郝四道满眼都是她流转的眼眸和妩媚的笑容。一张磁带两个人反反复复地倒着听,歌曲不知道循环了多少遍。

他也傻傻地看了她好久,几乎要屏住气才能不让她发现自己粗重的呼吸。

“好了,淼淼回去慢慢听吧。”

郝四道情不自禁地翘起了二郎腿,霎时摁停了音乐,红着耳根子把孙淼淼撵走了。

孙淼淼把郝四道做的收音机带回了家,她想,难怪有那么多人乐意省吃俭用都要买个收音机。相比起后世五花八门的娱乐方式,现在的精神活动太过贫瘠,音乐是难得的发.泄途径。她想起郝四道不厌其烦地给她放音乐的事,脸就跟歌一样也醉了几分,

这是人人都爱的郝四道啊。

夜深人静,明月害羞地隐没在柔软的云层后。

……

次日,赵巧莲看着女儿摆在桌上的收音机,稀罕地反复看个不停:“呀,这真的是郝四道做的,他这么有出息?”

他不是高小念完就辍学了吗,怎么还有这门手艺?脑瓜子居然那么聪明,赵巧莲顿时觉得可惜,他亲妈要是没有走得那么早,说不定还真像女儿说的那样能考上大学。她记得郝四道十四五岁出去找师傅学手艺,后来不学了,师傅还特意上门求着他学。

这么看来郝四道好像也不是一点优点也没有。她女儿会念书,要是配个野蛮的莽夫那就可惜了。

赵巧莲一边干活,一边播着磁带听,听来听去一整张磁带还是第一首的《甜蜜蜜》最好听。甜蜜的歌曲让人听得心花怒放,干活一点也不觉得累。

孙淼淼把卤好的三十斤猪肘子分别送去给集市的商贩,如果他们以后改成批发订购,每天她能挣12元。

周治一大清早也收到了孙淼淼送来的三十斤猪脚,

孙淼淼在周治这边挣得比较多,火车站的饭堂有垄断效果,批发给周治的猪脚一斤能挣一块一毛。不过周治只说卖几天试试,她送了周治一瓶茅台酒,如果周治要了几天猪脚就不订了,孙淼淼就亏大了。给周治送的猪脚,孙淼淼都特意挑了又肥又大只。

周治拿了猪脚不由地称赞:“这猪脚不错。又靓又大只。”

他数出了七十五块钱给孙淼淼,顺便把第二天的猪肉票也给了她。

赵巧莲不解地问女儿,“猪脚咱们自己能卖,为什么要批发给别人卖?”

批发给周治还可以理解,毕竟一斤猪脚能挣一块一。但是批发给集市的商贩,一斤只能挣四毛钱。还不如她们自己在火车站卖猪脚挣得多。她们自己卖一斤能挣一块多钱。

孙淼淼解释说,“不能这么算的,这是批发不是零售。批发的好处是节约了时间,我们现在回家什么也不做,今天还是有钱赚。要是哪天我生病了,或者是迎珍有什么事来不了火车站,即便我们都不来火车站卖饭了,我们也能赚钱,因为有人帮我们挣了这笔钱。”

“今天早上不出十点,我们的猪脚饭肯定能卖光,省下的两个小时我们就可以做些别的事情,我们的时间比钱还要宝贵。”

赵巧莲望着桶里剩下十斤的猪脚既是忐忑、又是迷茫。嘴巴上嫌女儿胆子大,但听着又觉得她说得有道理。她想说她的时间不值钱,只要能挣到钱,让她一整天呆在火车站都没问题。

十斤猪蹄,她们很快就卖光了。

黄阿姨检完了票来找孙淼淼,“今天卖得这么快?我见食堂今天也供应了猪脚,我看好多人都去吃了。”

孙淼淼笑了笑说,“我以后都给周老板送货,你们一整天都能吃上热的猪脚了。”

她在想着有没有什么法子能让周老板一直给她订猪脚,起码订到她攒够钱做服装生意为止。从黄阿姨的角度看,周治这个人做食堂着实没有什么上进心,他从大包干时期走过来,思想还没有从个体户的身份上转变过来。他认为守着一个窗口,能挣够钱就好,多的就不想了。

他不知道外面的个体户有多拼,不认认真真做好服务很容易被消费者淘汰出去。孙淼淼脑子里搜过着各种促销手段,心里渐渐地有了雏形。

黄阿姨夸孙淼淼聪明,“这样我叫老姐妹们多多去吃你家的猪蹄!”她问起孙淼淼有没有兄弟姐妹。

赵巧莲笑吟吟地说,“我就她一个独生女!”

至于堂的兄弟姐妹,淼淼倒是挺多,赵巧莲没提。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黄阿姨想给孙淼淼介绍对象。赵巧莲早就习惯了这种待遇,以前女儿没订婚时赵巧莲一天最多接待过三个给男方说亲的中间人。

黄阿姨儿子条件是不错,人长得端端正正的,可是扔在以前那些有意向女儿提亲的男方里头,都见不着影子。但郝四道跟他们比起来,郝四道又差了人一截。赵巧莲现在是要多恨那瘸子就有多恨。

黄阿姨问完话就走了,火车站其他检票的妇女笑她病急乱投医。月台上随便拉个姑娘就聊了起来。

一个埋汰道:“乡下妹也找,门不当户不对的,你真是乱给小何点鸳鸯谱!”

另一个笑她:“小何人长得好,哪里愁娶媳妇了?”

黄阿姨发愁地说:“怎么不愁了?他今年都二十二了,什么乡下妹不乡下妹,别唱衰人家。人家人勤快嘴又甜,长得还漂亮,说不定还看不上小何。要是你们这边有合适的对象,就介绍给我认识认识。”

火车站人流如织,孙淼淼把最后一份猪脚饭送给客人,赵巧莲和刘迎珍正在收拾东西,一道熟悉的影子钻入了赵巧莲的眼里。

孙家的老大媳妇覃兰,跟她的小女儿在月台送着人,赵巧莲下意识地拉着刘迎珍低下头来,刚想叫女儿避开这两个人。

孙淼淼此时正在火车窗口给人递猪脚饭。

覃兰的女儿叫孙芝芝,她疑惑地问:“堂姐,你怎么在这里?”

孙淼淼看着孙芝芝,有些意外,她很久没有见到这个堂妹了。孙淼淼的大伯在县里工作,混了个挺不错的职位,夫妻俩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除了养小姑之外,孙芝芝就是村里姑娘们羡慕的另一个对象。从小不用愁念书,每年都有新衣服穿。

孙淼淼反问孙芝芝怎么在这里,赵芝芝顿时支支吾吾,这时候火车站走出来一个男青年,他望了一圈看到这边,竟然往这边走来了。

孙芝芝立即把孙淼淼拉到一旁,不许她转过脸来。自己这个堂姐从小长了一张狐狸精脸,只要是男的都很容易被她勾引。孙芝芝听说老孙家给小姑办喜酒,有个男知青喝醉了向她表白!

孙芝芝推了孙淼淼一把:“堂姐,你一定还有别的事吧,别管我了!”

孙淼淼看了眼那个男青年,有点眼熟,不就是黄阿姨的儿子小何吗?他估计在黄阿姨,找不到想来问问孙淼淼。孙淼淼遥遥地指了个方向,他就点点头回到候车厅了。

回去的路上,赵巧莲问女儿,“孙芝芝没发现什么吧?”

孙淼淼摇摇头,“看来没有。”

心思全都落在了黄阿姨的儿子身上,根本顾不上她了。她碰了碰赵巧莲,“没事妈,我们正大光明,用不着一直躲他们。”

十点多一些,孙淼淼跑了一趟工商局,用户籍登记了个体户经营。现在身份证制度还没有推行,到公家办事基本要户口本。她庆幸赵巧莲年初就跟老孙家分了,否则户口本捏在万红英手里,想登记个体户就难了。

因为他们是流动摊点,没有固定的经营场所(租赁店铺、承包食堂),孙淼淼只获得了每天十斤猪肉、十斤粮食蔬菜的指标,聊胜于无。她把这几天的收入算了算,交了一笔税。

按理说孙淼淼这种情况算投机倒把,但今年刚刚允许农村经济自由,个体户纷纷弃暗投明来工商局登记,工商局弄得焦头烂额。政策当头,国家要鼓励个体经济,他们没办法一个个去深究个体户们的过往历史。

赵巧莲则是去集市收了商贩们的猪脚,今天猪脚卖得不错,送了三十斤卖完了二十二斤,剩下的猪脚她都收了回去,即便商贩很愿意半价买下它们。虽然赵巧莲觉得不卖钱太浪费了,但女儿提前告诉了她一定要收回来。

赵巧莲带着刘迎珍,在火车站汇合。她数了数今天的钱,她们今天一共挣了五十五块,赵巧莲分了十六块五给刘迎珍。

刘迎珍哇了一声,紧张地捏了捏钱,她好像从来都没见过那么多钱,过了一会她一点点地把拳头长开。

她忽然把钱塞进了赵巧莲兜里,还从自己兜里掏出了一把钱,“莲、莲婶,给你钱,攒下,买单车。”

赵巧莲摸了摸刘迎珍的头,觉得她好乖,好省心。这几天什么苦活累活,刘迎珍都干,连偷懒都不懂得偷。带出来的小板凳都没坐热过。难怪刘大爷夫妻那么稀罕她。

她的脸长得白白嫩嫩,跟孙淼淼站在一起就像一对姐妹花似的。不说话的时候干净又讨人喜欢。

赵巧莲忽然懂了黄阿姨今天又来跟孙淼淼聊天的缘故,敢情她亲闺女指望不上了,但是又惦记上了她另一个“闺女”。

可惜就是傻了点。

赵巧莲的心思立即被赚到钱的喜悦占据得满满,连让她忐忑的孙芝芝都不重要了。

要是天天这么挣下去,岂不是很快就能盖得起新房子了吗?

路过县城的时候,孙淼淼想起家里的柴火没了,顺便买了几把回去。赵巧莲看着守在路边卖柴火的农村汉子,一个星期前她和这些人一样在卖柴火,要从早上守到晚上才挣得到一块钱,有时候还不一定卖得掉。

以前让她掏钱买柴火,她是打死也不会乐意的。这种东西山上一大把,不要钱,为什么要浪费钱买它?

但她现在乐呵呵地看着女儿掏了一块钱,买了两百斤柴,用皮筋紧紧地绑在了车上。赵巧莲嘴巴上说着“别买啦,妈过几天去山上砍点回来。”

可是到底见到她把柴火绑在车上,心里又甜甜的,闺女懂得疼人。

孙淼淼问赵巧莲,“踩不踩得动,要不我跟迎珍分担一点?”

迎珍的单车装着几只大桶,还载着人,不方便装柴火。赵巧莲响亮地回答,“没事,再加上一百斤都行!这点活不算什么。”

她以前从山里背着一百柴走到县城都走得动,何况是绑在单车上运回去?这点体力活对赵巧莲来说不算什么,她已经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