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第一医院,随着一声尖锐的急救车鸣笛声,刚刚平静下来的急诊科里响起了脚步声。厚厚的帘门被掀开,工作人员推着一辆救护车进入抢救室。

“几位,请在这里等候!”

一个中年女医生拦下了苏源等人。

抢救室内。

“连接心电、血压仪,开通静脉通道,病人已经没有心跳和呼吸……”

医生检查了古老头的状态,情况已经到了非常危急的时刻。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主治医生见多了这种情况,倒没有失去分寸。

每天都有大量的病人被送到医院,而他们中无法顺利从手术台上下来的并不在少数。见惯了生死,随之就是麻木。医生能做的就是努力将病人抢救回来,这不仅仅关乎医德,同时也跟近年来紧张的医患关系脱不了干系。

通情达理的病人家属或许会理解医生的难处,毕竟医院不是圣殿,不是一进医院就等于买了护身符,都能健健康康的出来。但一些不讲理的人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人没抢救回来一定是医生的责任,这中间肯定有猫腻,会不会是因为医生粗心大意而造成的医疗事故?

近年来医疗事故层出不穷,一个个荒唐的低级错误直接打击着医院的公信力,如果这是简单的缺乏信任造成的信任危机,还情有可原的话,一些更为极端者就可以被称呼为“医闹”了,他们明知患者被抢救回来的希望已经很渺茫,仍会抱着“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想法借机坑医院一把。

这便是人性丑陋的一面。更甚者扛着死者的遗体围堵医院大厅,以求制造出最为爆炸性的扩散效应。这么做的直接结果就是使得医生。尤其急救科的外科医生不敢贸然接手一些高风险的手术,医院在收治重危病人的时候也会格外谨慎。遇到一些治不了或者治疗风险极大的病人时,最保险的做法就是推荐到大医院,总之这里不收治。

但海州第一医院没有办法,它已经是附近最好的医院了,而且古老头的状况明显挨不到送往其它医院。主治医生指令一下,在场医护人员轮流为病人进行心肺复苏。

“有心跳了,不过很微弱!”

“创建‘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准备去甲肾上腺素,150μg/min持续静脉泵入!”

“明白!”

这个剂量已经是急救剂量了。加上病人是一个老人,存在一定风险,不过助手没有犹豫,应了一声,随即左手触及病人桡动脉搏动,食指轻轻牵拉该动脉,待觉得位置合适,便进行常规消毒、铺无菌巾,接过20号套管针。以30度角刺入,见有回血,又快速送入外套管,取出针芯。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创建完成。开始泵入去甲肾上腺素!”

“血压有反应!”医护人员立刻汇报。

……

抢救室外的过道上,苏源一行人焦急等待着,淡淡的胶着气息在空气中弥漫。他们不知道抢救室里的情况怎么样。想来是不容乐观,古老头来时那惨白惨白的脸还在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