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李村洋溢着年前的忙碌和喜悦,另一边,有两个人却满是忐忑和惶恐,同样就在小年夜刚过、雄鸡还未破晓之时,身材魁梧的罗明便在昏暗的夜幕下离开了观音庙,他要步行到附近的村子里找个熟人。

这是李庙祝安排的重任——

重新请一个菩萨来落户观音庙。

至于怎么请,到哪请?罗明不懂,李庙祝也稀里糊涂,他只是听道友们提起过,现在城里有些香烛佛具店,出售开过光的佛像,于是,道听途说的李庙祝便把这个消息当作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仍旧是李庙祝镇守,罗明当跑腿,关乎未来生计,罗明当然不敢有丝毫怠慢和怨言,诚惶诚恐的便去张罗了,他年轻些,也知道城里每一行都有行规,最好能找个熟人领道,否则难办,于是他便想到了邻村一个不太熟络的朋友。

那个朋友名叫黑其,当然是小名,大名没人记得。

等罗明步行抵达邻村,黑其居然没在家,听说进城了,罗明还算聪明,找黑其的亲戚要了个电话,紧接着便搭上班车奔城里去了。

殊途同归,本来就要进城,这下反倒省事了。

来到城里,他先没找黑其,而是自己在几家香烛店逛了逛,摸摸情况,他和黑其并不熟,也生怕被人坑了,至少不能完全外行不是,这么一个上午下来,他也大致明白了一二。

原来香烛店里虽然有些佛像,但都是镇店用的,个别小佛像也不过是劣质品,跟庙里那些护法罗汉类似,不能摆到正殿的。佛具店的老板倒也实诚,给他指了条道,要想买到好点的佛像,得去古玩城。

出于感激,罗明采购了一些香烛刀纸作为回报,老板看他会做人,便告诉他若想买到真品,市里只有两家店比较靠谱,一个叫“墨玉斋”,另外一个叫“翰文阁”。

无意间少走了弯路,罗明心下窃喜,念叨着老庙祝“慧眼识人”,选了自己这么个精明人。

他火急火燎地先跑到这两家店里打探了一下,一句话也没讲,店里人很多,没有人注意到他的光顾,他本意就是低调,所以还特意拉起了衣领。

出了这两家店,他便放心地给黑其打了个电话。

--------------------------------------------------------------------

大约半个多小时后,黑其如约而至,看来还真是个热心人。罗明特意安排了一个小吃店见面,时间已经近午,他打算先请黑其喝碗牛肉汤再去办事。

黑其先开了个玩笑:“你不是个道士吗,出门就开荤?”

罗明正觉无趣,看黑其不认生,便笑道:“观音菩萨是吃荤的,我们口味正好一样。”

“观音还喝酒?”黑其继续调侃他。

罗明讪笑:“你就别尽揭我短啦,喝牛肉汤还喝酒,那是什么味?……今天有点急事找你帮忙。”也就短短几句话,两人的距离明显近了许多,于是罗明也就没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