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辈子加一块儿, 少说也有四五十年的阅历, 李穆是真没见过这么自恋的人。不过他早就习惯了刘晔那臭不要脸的的架势,见他到现在也没说反对,知道他对这个剧本的抵触情绪不怎么大,要坏估计就得是坏在老板的形象设定上了。

原作老板的形象巧妙地将各种因素糅合在了一起:淡蓝色调的衣服,配上小林熏那张大叔脸,整个人给人一种恬静的感觉;而那道几乎贯穿左半边脸的疤痕,可以说得上是点睛之笔,正是因为它才让老板成为了外冷内热的经典,也无怪乎会虏获一票粉丝的芳心。

这一点从国内的翻拍版本,几乎是照搬了原作就可以看得出来,说是致敬经典,但黄小厨的暖胖形象却是彻底毁了那身行头;画虎不成反类犬,只是复制了形,却没有学到神髓,就算拍的再像原作也是枉然。

还有那让人诟病的配角形象问题,李穆在创作之初就思忖再三,最后还是保留了原作的一些设定。比如阿龙的黑道背景,国内的翻拍就是顾及到审核问题,所以给剔除了;但这种能让人物增色不少、从而深入挖掘人性之光的元素,直接扔掉实在是太可惜了,所以李穆反其道行之,而且基本上不用担心和谐的问题。

现今的种花家,对于这种涉黑题材的监管力度并不大;而偌大一个四九城里,司法管制也没有达到后世那种铺天盖地的地步。

看看几年前的《黑洞》就知道了,那里面的犯罪分子多么猖狂?玩枪、走私、杀人什么都干,我人民干警都被诬陷锒铛入狱。但只要大方向正确,保证邪不胜正的中心思想,坚定核心价值观,种花家是不在意过程里有多少龌龊的,那反而是凸显主题的必备因素。

不过再过几个月的功夫,这种平衡就会被打破,整个京都都要打起十二万分精神,简直可以算是进入了战备状态,因为种花家要作为东道主在几年后的奥运会上笑纳八方客,把自己泱泱大国的气度和友善形象展现给全世界。

所以,李穆想趁着这最后的机会,把深夜食堂中一些看似违禁的因素保留下来,这些东西其实都是有助于推进剧情、彰显人性的闪光点。

至少,阿龙的身份没有改变,那么他大晚上带这个墨镜到处晃悠,也就不会被人喷成天桥下的瞎子阿炳了。

刘晔现在的担心,在他看来纯属多余,只不过是脑袋又抽抽了而已。

除了靠脸吃饭的偶像派,一个真正的演员,肯定是以时刻磨练自己的演技为己任,他们不会在乎自己的形象的,他们会为了演戏是可以付出很多东西的;比如张镇这个湾省汉子,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却不断磨练着自己的演技,而且会在表演之前把自己彻底代入进去。

据说这哥们儿每演一个角色之前,就会让自己成为相对应的人才,短短几年的功夫,蒙语、潜水、围棋、剑术、八极,无一不是达到了专业级别的水准,虽然坊间传闻不可尽信,但也至少说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

唯有彻底研读剧本、揣摩人物形象及关系之后,才能塑造好每一个角色,让自己的演技得到长足的提升与发展。

只是可惜,哪怕是张镇这种认真敬业的演员,直到李穆重活之前,在演技方面的奖项并没有太多的斩获,这其中的缘由就不得而知了。

我们把跑偏的话题扯回来:一个湾省的二线演员,都能在自己演技尚未成熟之前,如此默默无闻的茁壮成长,身为金马影帝的刘晔难道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正相反,死而后生的他很清楚,自己已经过了颜值至上的时代了,偶像派根本不是他该走的路。

所以他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演技磨练成一柄顺逆自如的锋刃,让那尊大金马实至名归,从而中流击水、追寻更高的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