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后世人看来袁世凯是窃国大盗,是汉奸卖国贼之类的,不过在庚子年后的中国里,袁世凯却是被诸多人寄予厚望的改革先锋,这种改革并不局限在军队上,更有教育改革、工商业的改革,官制改革、法律改革等等。

比如说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在袁世凯的主持下山东大学堂等一批近代大学被建立起来,同时也在各地建设中学、小学,形成了足以取代科举制度的现代化教育制的,最终把科举送进了历史的垃圾堆里。

这工商业自然也是袁世凯诸多改革新政之一,尽管这个时候还没有弄出什么公司法、设立工商部,但是在袁世凯和张之洞等人的推动下已经为之不远了,历史上明年就会成立工商部,颁布公司法等一系列推动工商业发展的政策。

在这之前,由于袁世凯的大力推动,同时也是朝廷在庚子年后下定了决心就进行工商改革,让很多看清政治风向的人们大举投资实业,试图在新政风潮中占据先机,如此也就让投入实业的民间资本迅速增长。

赵东云手下的福元纱厂要进行扩张,也是这种大背`景下的产物!

“去年我们接收了纱厂后就花费了大约四万两现银购置机枪扩产,扩产后我纱厂产量、销量大增,仅仅今年春季的销售额就达到增产前的半年销量,如此算下来增产后的纱厂销量达到了以往的两倍,另新添机器为全新制式,需人工少出产又多,如此计较下来纯利比以往要多上两倍都不止。” 赵晨滨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子了,以前虽然只是个商铺大掌柜,但也和洋行打交道,所以为人老派,也穿着马褂拖着辫子,但是见识却是不窄。

“来之前我和厂里的技师威尔也是商讨过,他说如能再投入四万两银子购置机器,那么产量还得再加上一倍,而经理道格尔也说,如能再投四万,加之纱厂本身之盈利进行扩产,那么我福元纱厂未必不能成为直隶第一纱厂!”

听着赵晨滨说完这些,赵东云并没有感到太大的意外,因为从年初开始由于福元纱厂产销量大增,那福元纱厂的经理道格尔就给他写信,希望赵东云能够继续投资扩大规模,说现在市场前景一片大好,就等投资扩大规模了,就差直接说‘人傻钱多,速来’了。

但是有前景是一回事,拿出钱来增资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赵东云又不是什么大财阀,手头随时都有几十万两银子,实际上他去年为了收购福元纱厂和购置设备,前后已经是花了将近十万两,而这些钱可是他把二房的诸多产业一一变卖,更把库存的压宅银子都弄了出来,这才筹齐的。

也就是说,他是把赵家二房能够拿出来的银子都拿了出来,如今赵家虽然还有不少家底,但是那些都是不能动的不动产,比如田庄、宅院之类的,总不能为了开个工厂就把家底一股脑的全部填进去不是。

想了想后他道:“增资扩产一事我前后也想过了,此事是大有可为的,不过家里这边也不好继续直接拿出现银来,那样的话,怕是老母亲要担心了!”

和大多数谈话一样,说了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