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父子都是聪明人,这一听赵东云直接转换话题就知道自己可能做错了或说错了什么,不过一时间他们还是没想到赵东云竟然对年轻有为这四个字抱有反感。

毕竟按照正常人的观念来说,称赞别人年轻有为是属于恭维、夸赞之类的话,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和赵东云一样因为年纪过轻影响升迁而发愁的。

庚子年后受到北洋扩军的大趋势,这两年来北洋上下主要军官们的升迁可以说是飞速的,以段祺瑞来说,庚子年之前他虽然受到袁世凯的重用,但是他的品级、官位在整个清国之内也是上不了台面的角色,一直到义和团作乱后,段祺瑞才升为候补知府并加三品衔。

在广宗民变中,段祺瑞和赵东云一起把功劳给包揽了,这才给他自己挣了个二品道的官衔。

也就是说,段祺瑞的官职是在这两年里才快速飞升的,而且这并不是段祺瑞个人的特例,几乎冯国璋、王士珍、王英楷等人都如此。

身为北洋的一员,赵东云自然也不能免俗,他也是趁着广宗民变的时候升了一级成为了候选知府,加三品衔。

然而这个官衔对于常人来说可能已经很高,升迁的速度也足够快了,但是对于赵东云来说依旧显得太慢。

他如今已经是一个新军混成协的统领了,如果想要继续往上爬,那就是一镇统制了,而要当统制就得需要总兵或者二品道员这个等级的头衔,可没有说三品知府或者副将、参将就能够坐上这个位置的。

清末时期官职虽然混乱,北洋新军里头也是职位和官衔搭配的非常混乱,比如同样一个标统带的职位,有资格担任这个职位的官位非常多,武官方面的有尽先或补用守备、都司、游击、参将、副将。文官系统的有候选知州、候选知府,品级从六品到正二品都可以。

官衔和职位搭配的如此混乱,不但会出现一个守备和副将担任统一个等级的事情,更会出现低级官员担任高级官员上司的事情。

比如会出现从三品的游击担任一协统领,但是正二品的副将却只能担任一标统带的事情,这副将见了游击还得恭敬喊一声“统领大人!”

赵东云和孟恩远就是这种关系,赵东云是候选知府加正三品衔,而孟恩远则是补用副将,从二品衔,从官衔上来说比赵东云高一些,但是孟恩远却是赵东云的下属。

这种情况普遍出现在协以下,其中又以标统带官这个职位上最为混乱,然而协统以上就是变的非常严格起来,能够担任一协统领的,武官衔最次也是个游击,而文官衔一般都是候选知府。

而到了一镇翼长\统制这个职位的时候,一般武官衔最次也得一个总兵了,副都统才是常配的,都统是高配。而文官衔的话,通常都是加二品衔的候选道员。

赵东云和段祺瑞一样,都是走的文官衔路线,从候选知州升到候选知府再到候选道员,这里头和北洋新军内的大部分高级军官都是不一样的,不过这种区分在北洋新军里没有什么关系,因为大家看的都是你的职位,很少去关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