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敢劳烦李总办做东啊, 自然是我请!”赵东植摆出不让我请客我就跟你翻脸的模样, 李三这才哈哈一笑,也就不在争了。

两人一路走说了这些话后,就已经是到了赵东云办公室前头,不用任何的提示两人就已经是相继闭上了嘴巴,在赵东云的这间办公室外间,还有数名或穿马褂或者军服的文案清书,这些人在外间的开阔间里各自坐了一个小隔间,然后各自埋首处理一大堆的文书,或是带着单镜片的眼睛细看公文,又或是手持狼嚎细笔书写着什么。

这里其实就是第三镇总务处的办公地点了,这总务处其实说白了就是赵东云的私人秘书处,主要是协助他处理大量文书工作的。

别以为当一镇统制只要行军打仗就行了,其实对于清末新军来说,一镇统制不仅仅负责率军打仗,同时还要管理整个部队下到吃喝拉睡,再到发饷粮食补给,再到军械购置等等,北洋体制造就的各镇相对独立的管理体系,导致每一个镇几乎就是有一套全面的管理体系用以处理各种杂物。

在这年头当北洋新军的统制,比在后世正常国家里当一个集团军司令事情都要多,至少在正常国家里当集团军司令甚至集团军群司令不用去费劲心思筹集军费呢。

第三镇加上锦州巡防营,总数将近一万五千人的的诸多事务都得赵东云去管理,这诸多杂物自然不是他一个人可以管得过来的,所以他特地成立了一个总务处,用来充当自己的秘书机构协助自己处理无数的往来公文。

话说第三镇的赵东云再镇这个级别上搞出了总务处、军需处、军械处、执法处、教育处这些机构,也是间接影响了北洋乃至全国新军的编制,历史上北洋常备军各镇的镇本部各机构是比较少的,只是赵东云第三镇因为远在锦州,所以在第三混成协时代赵东云就向袁世凯请求正式建立协本部的各附属机构。

搞的1904年状态的北洋常备军里头,只有北洋常备军军部以及第三镇镇部有军需处、军械处这些机构,比如第三镇督操处那可是朝廷正式承认的官方机构,里头任职的总办、帮办、二等参谋官、三等参谋官以及委员可都是朝廷的正式编制人员,不是什么私立编制。

而北洋常备军的其他三镇虽然各部主官也都多多少少会私立类似机构,但只能算是私立的,任职也多是采用其他军官兼任,里头的人员多数是私自聘请的文案清书。

有时候正式编制这些东西代表的就是名头,他赵东云敢在第三镇督操处里搞各种新编制,各项规章制度,并且还大张旗鼓的上报到袁世凯那边以及朝廷那边去,但是其他各镇可不能这么做。

而这也是为什么练兵处成立后,为全国编练新军而颁发的诸多章程,包括军服,军衔,机枪,新式编制等都有赵东云的参与,理由很简单,那就是第三镇有一个督操处!

要不然他想要参与到制定编练全国新军的事务中去,只能是和段祺瑞一样身兼练兵处要职了,而现在就算他不在练兵处兼职,但是由于第三镇督操处的存在,也能够让他源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