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情报处的查探,目前皖军的主力部队驻扎于徐州,其中包括了段祺瑞亲自率领的第四师,另外有次要兵力驻扎于宿迁、清江浦两地,整条防线大体上是沿着京汉大运河的流向而布置的,其中的徐州是桥头堡,宿迁和清江浦则是侧后防线。而徐州西南方向的安徽北部地区,则是由张怀芝留守安徽的近万鲁军驻防宿州一带。

在淮北、苏北地区的皖军、鲁军的联合防线宽度长达两百公里以上,这么长的战场宽度自然不可能说到处部署兵力,基本上都是要点防御,也就是在重要城市布防,数个主要据点一起形成了整条的防线。

由此就可以看出来了徐州在这条防线的重要作用,徐州不单单是桥头堡,更是也是这条防线的中坚节点,一旦徐州失守,那么就代表着这条防线一分为二,后续鲁军就只能独自固守淮北、皖军也只能退缩到清江浦一带了。

皖军北上徐州,把徐州当成了桥头堡,但是对于徐州之东北的沂州和东部的海州却是没有投入太多精力。山东沂州那边不是皖军不能提前攻占,而是等段祺瑞在徐州那边准备好了好后,奉军已经是在山东大举南下,短短数日里就是连克兖州等山东南部大片地区,面对来势凶猛的奉军,段祺瑞也是不敢轻易分兵北上。

至于海州嘛,那边地区纯粹是被段祺瑞放弃了!

理由很简单,那就是补给线过远!

这年头不仅仅奉军受到补给问题的困扰,其他军阀部队尤其是皖军同样如此,皖军在苏北地区的作战中,其后勤供应严重依赖于京杭大运河等水网,你从段祺瑞的苏北防线部署就可以看得出来,人家根本就是沿着运河一路部署防线的。

从扬州到清江浦,再到宿迁、徐州,这一路上都是运河通畅的地区,上述几个地方的皖军能够利用运河及时的得到大量补给。

如果说皖军离开上述几个地方,一股脑投入海州那地方就等于是主动放弃了后勤补给优势,到时候就和从山东南下的奉军一样,估计得数着子弹打仗了。

而且海州也不是什么重要的工业基地,财赋重地,段祺瑞也就是随便派了一个团到海州应应景了。

而皖军的真正主力部队则是云集徐州一线,准备迎战奉军从山东南下的第二军、从商丘东进的第一军。

奉军如果不是为了建立海运补给中心,估计也不会派遣一整个第十九旅到海州这地方来,而到了海州后,吴佩孚发现对面的皖军还不笨,知道集中兵力固守一处,不给自己各个击破的机会。

“番号已经是查明白了,是两江陆军第五师的一个团!(yimixs)•(cc)”

听到这个两江陆军第五师后,吴佩孚眉头一皱:“怎么回事?他们的第五师不是在江西吗?☬(一米♂小说)☬[(yimixs.cc)]『来[一米♂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yimixs)•(cc)”

相对于对南方联邦部队的番号不清,编制杂乱,北洋数大军阀的部队番号和编制一般都比较正规,尽管战斗力有强有弱,但是部队的番号一般都是比较正规,奉军占据了中央军番号就不说,段祺瑞麾下的皖军除了第四师、第二混成旅用的是中央陆军番号外,其他部队大部分都是用

(yimi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