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比如纺织品,火柴,肥皂等日常生活所需的轻工业产品,是随着奉军的步伐逐步占领南方各省市场。

随着各地林立的历尽关卡消息,商品的运输费用降低,这售卖的价格也就相应的降低了,这让他们的商品具有了更大的价格优势,相对于那些进口的洋货而言,国产货的质量优势自然是没有多少的,要想和洋货争夺市场,要的还价格优势。

而商道畅通,运输费用降低,这对于国产货降低成本而言具有极大的战略性优势。

赵东云早两年就确定扶持工商,整合税务体系的政策,可以说是苏系这两年得到工商界的支持,快速崛起的关键性政策。

没有这两项政策,那么赵东云发行的爱国债券那些商人们就不会购入,商人们不购入爱国债券,那么就会让苏系缺少足够的足够战争经费,尤其是在1907年的时候,商人们踊跃购入爱国债券的行为,给当时财政已经陷入崩溃边缘的苏系带来了有利的支持,如果没有1907年获得的数千万的爱国债券支持,苏系财政不可能维持到1908年初获得善后借款的哪一刻。

而如果苏系财政在1907年就崩溃了,那么也就谈不上奉军南下了,因为扩军打仗都是要花钱的。

所以说,当代苏系能够崛起,和它实行的扶持工商、整合税收这两项关键性政策是分不开的。

有了这么一大群看到赵东云,希望苏系的经济政策继续下去的商人们支持苏系,这才是奉军快速扩军,连战连捷的关键。

虽然很多人都说,中国的矛盾主要是农民和土地的矛盾,谁能够获得农民的支持谁就能够获得天下,但是这种情况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说有点片面。

赵东云的主要支持者并不是农民,而是工商界。

当然了,如果之前苏系和皖系争霸失败了,赵东云的大军被打的彻底失败,为了东山再起,赵东云也不排除玩杀地主分土地,搞所谓的阶级敌人的把戏来重新获得争霸的优势,只是不到最后一步,赵东云都是不愿意采取这种有可能让自己背上千古骂名的手段。

要知道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掌管舆论的都是所谓的知识分子,而只是分子都是很矫情的,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就没几个知识分子赞同或赞扬搞什么激进的土地革命,也许现在你用刀枪和子弹可以逼他们服从,但是一转身人家照样拿起笔杆子骂你,等过上几十年,书店里的书架上就会出现无数批判你的书籍,渐渐的你就从‘伟人’就会变成‘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