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长川恰好站在篝火前。

高大的背影遮住了江玉珣眼前的光亮,瞬间令他陷入黑暗。

巨大的压迫感随之袭来,江玉珣下意识屏住了呼吸。

天子没有说话,顿了几秒忽然轻声笑了起来。

此时无声胜有声,“自不量力”四个大字,瞬间从江玉珣的脑海中闪了过去。

这一瞬,好胜心甚至短暂压过了身为臣子该有的惶恐与尴尬。

虽然我武功一般,但也不要这样轻视我好吗!

小半晌后应长川方才带着笑意问:“爱卿打算如何行?”

应长川的问题真的考到了江玉珣。

他的大脑瞬间一片空白,只得坦白道:“臣……臣暂时还未想好。”

这话怎么怪怪的……

听上去就像我真的要做点什么似的?

就在江玉珣想着如何找补之时,应长川终于缓缓迈开脚步,向着营帐而去:“好。”

……好?

等等,我是开玩笑的啊!

厚重毛毡制成的屏风,将巨大的营帐一分为二。

它虽然能阻挡视线,但半点也不隔音。

因此哪怕灯火皆已熄灭,江玉珣还是要“多此一举”摸黑在被窝里更衣。

估摸着皇帝已经睡着,他的动作忽如同开了零点二倍速般缓慢,唯恐不小心发出声音吵到对方。

一盏茶时间过后。

江玉珣的脑袋终于自被窝里冒了出来。

“呼——”

憋得有些缺氧的他不由松了一口气。

没承想心还没有彻底放下,江玉珣终于慢了半拍发现……营帐另一头,不知何时亮起了一盏小灯。

被厚重的毛毡过滤过一遍的烛火,变得格外暗淡。

但足够照替自己亮眼前这片小小空间。

江玉珣的动作瞬间一滞……应长川的耳力也太好了吧。

想起方才那番话。

他终是忍不住地替几个时辰前的自己尴尬了起来。

……江玉珣,收起你不合时宜的自信!

-

次日清晨,另一间营帐内。

“阿珣,你昨天晚上怎么没有来我这?”庄有梨一脸疑惑地凑到了江玉珣身边,好奇地问他,“我们两个等了你半个多时辰呢,实在挡不住困意这才睡下。”

说完还忍不住打了个哈欠。

不远处,另一名年轻郎官随声附和道:“是啊,江大人昨夜在何处休息的?”

江玉珣手腕一抖,差点把米粥从碗里洒出。

他压低了声音对庄有梨说:“我昨夜在陛下的营帐里。”

江玉珣仍是侍中,宿于天子营帐之外并不奇怪,但说话间他却不由心虚起来。

难不成是昨晚因为鸽了庄有梨,所以不好意思?

“这样啊,”庄有梨点了点头,转身去向与他同宿的人说,“阿珣昨晚睡在陛——呜?”

江玉珣:!!!

他立刻放下手中瓷碗,捂住了庄有梨的嘴巴。

末了压低了声音:“低调,低调——”

-

马车再行半日就可以到达烁林郡首邑。

离开驻地没多久,天子便翻阅起了今晨从昭都送来的奏章。

今日,江玉珣也收到了留守于仙游宫的玄印监写的信报。

这封信报足有百页之多,主要记录着“岁稔酒”的售卖情况。

看完后,江玉珣便将其总结一番,报予天子:

“启禀陛下,岁稔酒的供应严格限量,已供不应求、有市无价。最近一段时间,臣家中的佣客们正尝试着勾兑烈酒,预计再陈酿上一段时间,便能推出新酒。届时这股风潮,必定会被再次掀高。”

让玄印监制酒到底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如今这项工作已经被交到了江玉珣田庄内的佣客们手中。

作为曾被江玉珣救下的流民,他们极其忠心,是做这件事的不二人选。

江玉珣口中的“勾兑”,也不是兑水。

而是用各种基础酒,进行组合与调味。

待“勾兑”与“陈酿”结束后,烈酒的口味定能再上一层楼。

应长川轻轻点头。

“除此之外……”江玉珣停顿了一下说,“玄印监还于昭都发现了私下倒卖烈酒之人。”

“何人?”

“宗正大人之子邢治。”

——江玉珣对这个人的印象还停留在他骑马装醉,在大街借酒“炫富”的时候。

万万没有料到,几个月过去邢治竟然又搞出了新事情!

想到这里,江玉珣也不禁有些佩服此人。

“信报上说,邢治不但偷他爹的藏酒高价倒卖,甚至还欺负部分富商从未喝过烈酒,用普通的恬酒冒充烈酒售卖。”

而那群富商竟然信了邢治这个纨绔的话,被他耍得团团转。

直至玄印监将他锁定、带走,富商们都没有意识到自己买到的酒有问题。

江玉珣不由感到无比神奇。

“邢治现在何处。”应长川问。

“回禀陛下,已经被玄印监带走,现关押在昭都驻地。”

烁林郡的官道盘旋在丘陵之上,一会上坡一会下坡。

有的时候座位宽敞也不是一件好事。

说着说着马车又开始上坡,江玉珣的身体忽然一歪,不由自主地朝车壁滑去。

就在将要撞到马车后壁的那一瞬,坐于对面的天子忽地抬手轻抵于江玉珣的肩上,只一瞬就将他给捞了回来。

末了便如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般收回了手,动作格外自然。

虽然已经入秋,但是身处烁林郡的江玉珣仍穿着夏日薄衫。

应长川早将手收了回来,但是那温热又别扭的触感,却怎么也无法消散。

江玉珣随即坐直了身子,假装镇静道:“宗正大人也已知道此事。”

“嗯。”应长川点头。

这个时代的商品还比较匮乏,哪怕是以严明著称的《周律》上也没有详细记载如何惩治制假贩假者。

……若是无法可依,犯法者大部分将会面临长久、看不到尽头的监.禁。

说起来邢治也算倒霉,他爹虽为宗正,位列“九卿”之一。

但是负责掌管皇族和宗室事务的宗正,在应长川的手下却是一个十足的闲差。

故他并没有跟随皇帝一道南巡,而是留守在了昭都。

信报上说:在玄印监带走邢治的前一天,宗正大人便发现了自己儿子做的好事,并将其暴揍了一顿……

江玉珣强行将刚才的事情从脑子里丢了出去。

他重新把视线移至奏报上,末了试探性说:“关于如何处理邢治,臣有一个想法……”

应长川抬眸饶有兴致地朝江玉珣看去:“爱卿但说无妨。”

“臣以为,向折柔卖酒一事……或许可以让邢治去做?权当给他一个机会将功补过。”

想到这里,江玉珣的眼睛不由亮了起来。

“为何是他?”

江玉珣没有多想直接回答道:“昭都那群富商好歹都是见过大世面的人。邢治能把这群人忽悠过去……从某一个角度来看,绝对是有些实力的。”

他的语气里带着几分兴奋。

“邢治既然能将酒贩给这群人,那臣以为他自然也有办法把酒卖到折柔去。”

话音落下后,江玉珣便极为期待地朝应长川眨起了眼睛。

应长川不由似笑非笑地向对面的人看去。

他暂未置可否,而是轻声重复道:“……何谓‘忽悠’?”

江玉珣:“……”

“就,就是蒙骗、坑害。”

身为大臣,直接暗示皇帝说自己要坑人,似乎有些不太妥当?

闻言,应长川不由笑了起来,就在江玉珣以为这一篇将要翻过去时。

却见对方垂眸翻阅奏章,一边意有所指道:“爱卿如今竟不觉得自己堕.落了……”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江玉珣默默攥紧了手中的信报——应长川这人果然记仇。

烁林郡丘陵绵延一郡,只有靠海的地方有些平地。

临近正午的时候,马车终于驶出丘陵,奔向一片与大海相连的狭窄平原。

烁林郡的首邑便建在这里。

短暂休整过后,当地官.员便按照惯例,于傍晚前来面见圣上、汇报公事。

然而和在桃延郡的时候不同,当地大臣一开口,江玉珣便意识到了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

“……呃,烁林郡,郡内……铜……”

身着夏朱色官服的中年男人伏跪于地,他身体不断颤抖、额上直冒冷汗,话说到这里便怎么也进行不下去了。

见此情形,站在一边的娄倬正立刻上前补充:“回陛下,他想说烁林郡铜储丰富,境内有多处铜矿。”

说完,也忍不住伸手擦了擦额上的汗珠,心理压力显然极大。

昨天江玉珣还在感慨,娄倬正来烁林郡没几年,竟已会说当地的语言。

此时听到其余官.员磕磕绊绊的话语,江玉珣终于后知后觉意识到,包括大小官.员在内,烁林郡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不会说大周官话!

——一行人之前停留的桃延郡,郡内百姓虽然也没有几个会说官话的,但官.员好歹语言上没有问题。

上报完矿产分布后,娄倬正连忙替自己手底下的官.员解释起来:

“回禀陛下,这几个官.员都是土生土长的烁林人,他们还在学大周官话……”

偷瞄天子一眼后,又慌忙补充道:“呃,请陛下放心,曾经的烁林国没有文字,用的便是我中原文字。因此他们虽不会讲官话,但字却是认得的。”

周围几人也跟着一起如小鸡啄米一般点起了头。

……这几年真的是难为娄倬正了。

想到这里,江玉珣不由将同情的目光向他身上落去。

-

应长川早在楼船上就已摸清烁林郡已经探明的矿产数量、分布,今日只是为了与当地官.员见面。

见他们磕磕绊绊连话都说不清楚,这一项活动只得早早结束。

烁林郡的太守府建在首邑最西侧,也是整座城内地势最高的地方。

当地官.员走后,应长川不紧不慢地起身向窗外看去。

方才被留作记录的江玉珣正准备退下。

然而他刚起身,便被应长川叫住:“爱卿以为烁林如何?”

烁林郡吗……

如今海沣稻的事情还没有落到实处,江玉珣本应该在这个时候旁敲侧击一下。

但是与流民打过交道,且刚见过当地官.员的他,还是不由自主地说出了自己最直观的感受。

江玉珣的语气分外认真:“臣以为烁林郡这个地方,实在是太适合割据造反了。”

“造反”可是皇帝最忌讳的事情。

话音落下,江玉珣便下意识看了应长川一眼。

天子先顿了几息,接着竟然也随着他的话笑着轻轻点了点头。

“的确如此。”应长川并不否认。

烁林郡这个地方距离大周政.治中心太远,且地势极为闭塞。

最重要的是,连语言都不怎么通。

至今大部分百姓都只知自己是“烁林人”,不知自己是“大周人”。

要不是当年的烁林国因为饥荒而出兵攻打前朝夺取粮食,最后被应长川率兵镇压,或许直到现在这里还是一座独立王国。

朝中虽然没有人明说,可仍有许多人将此地视作累赘,并有着抛弃的念头。

见应长川的看法和自己一样,江玉珣不由稍稍放下心来。

他随天子一道向窗外看去,末了轻声说:“如今的烁林郡太守,曾是随陛下一道打天下的亲信,对朝廷忠心耿耿。但是之后的太守如何便难说了……”

现有体制下,太守不但掌握地方官.员的任免,甚至还有不小的军权。

若是拥兵自重可就麻烦了。

江玉珣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养成直截了当的说话方式。

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话,是在质疑应长川的统治能力。

海浪声不断于耳畔徘徊。

夕阳在海上映出金波。

应长川转身向江玉珣看去。

——大周年轻的尚书眼中既有忧虑,也有坚定与认真。

“爱卿可有什么想法?”

江玉珣躬身行了一礼,忽然转身朝着悬在不远处的烁林郡舆图看去:

“回陛下,除了教习官话外。臣认为还应当修整官道使其变得平顺,同时打击匪徒,并在官道两边设下岗哨保证官道安全畅通。”

要想烁林郡与大周融为一体,必先加强此地百姓与其他郡县的交流。

更何况未来运输茶叶,也要在官道上进行。

应长川缓缓点头。

“除此之外,”想到这里,江玉珣不由轻轻的笑了一下,慢慢将视线移至舆图说,“最简单、迅速的做法,便是调整烁林郡的地域划分。”

“……地域划分。”应长川不由将这四个字重复了一遍。

“对。”江玉珣认真地点了点头。

不只烁林郡,大周现有各郡的领土划分都与现代有所不同。

——后世省界划分,依照的是“山川形便,犬牙交错”的原则。

可是大周却只有“形便”,不曾“交错”。

这样一来大周的每个郡,都是一个极其完整的地理单元。

只要情况允许,各郡随时都可以形成地方割据势力。

江玉珣说的概念直到数百年之后才清晰建立起来。

但是不等他解释,应长川已然笑着缓步走向舆图,在用手从最北端的两座城镇上抚过。

感觉他似乎已经明白了江玉珣的意思,并且想到要如何重置区划了。

-

应长川自己是一个工作狂,身体更是像铁打的一般结实,完全没有一点后世推测的“严重过劳”的意思,但是其他人就不一样了。

随他一道南巡的大臣,有像江玉珣这样年轻的,更多是上了年纪的。

这一路这舟车劳顿将他们折腾的够呛。

到了烁林郡后,不少人连站起来都颇为费劲。

这日傍晚,皇帝终于下圣旨令众人原地休整一日。

结结实实累了一路的江玉珣原本想在房间里躺尸,但还没睡着便被庄有梨等人叫了出去。

“……阿珣,快来啊!你怎么慢吞吞的?”见江玉珣掉队,庄有梨不由转身大声道,“快!这里又没什么好看的!”

失策了!

江玉珣不由绝望地向前方几个已经化为黑点的人影看去。

你们竟然不是和我一样,来这里吹海风的吗?

烁林郡首邑外是一片礁石海滩,行走起来极不方便。

但是这群生长于昭都的公子王孙此前从未见过大海。

脚下的礁石完全不影响他们的热情。

话音落下,庄有梨就跑了回来,作势要把江玉珣往前拉。

“不必不必,”江玉珣艰难地抬起手,亮出了自己方才随手捡来的东西,“我在这里捡几个贝壳,你们先去前面吧。”

“捡贝壳?”经他提醒,庄有梨这才发现周围礁石上附着着许多小小的贝壳。

看一眼已经跑远的同伴,再看一眼江玉珣手里的东西,庄有梨不由犹豫起来:“我也想在……”

不,你不想。

见状,本意摸鱼吹风,而非真的捡贝壳的江玉珣连忙拍了拍庄有梨的肩说:“你和他们一起去前面吧,我在这里给你们捡几个就好。放心,一定精挑细选,找最好看的贝壳。”

庄有梨眼前一亮:“那就一言为定,辛苦你了阿珣!”

“没事没事,快去吧!”江玉珣立刻送客。

庄有梨依依不舍地点头,被推着朝海滩另一边而去。

-

海风从远处吹来,带来一阵腥咸与水汽。

庄有梨的身影逐渐变小,最终化为一粒小小黑点。

江玉珣总算长舒一口气,伸了个懒腰踩着礁石有一搭没一搭地搜寻起了贝壳。

这片礁石上附着许多青色的贝类,偶尔还有叫不出名字的小螃蟹从浅水中游过。

江玉珣原本只是想找个理由遣走庄有梨,不料找着找着竟然真的生出了兴趣。

除了庄有梨等人外,他又为在驻地休息,没跟着自己一道来海边的玄印监们捡起了贝壳。

生长在这种礁石海滩上的贝壳,大多可以食用但并不好看。

江玉珣找了半天,终于寻到几枚符合审美的小心翼翼收在了衣袖中。

——同时不忘挑了枚最好看的给自己。

此刻正是日落时分。

远处天海相黏,视线里的一切由浅粉转向浓紫再化作深蓝。

若不是矗立于眼前的黑色礁石,一时间江玉珣竟难以分清自己究竟在天、在水、在地。

他收好贝壳站直身看向远方。

不同于后世,如今的烁林郡人口稀少。

偌大一片海滩上,连一个赶海的人都没有。

美景虽然能独享,但总觉得有些过分孤独,待久了更是瘆得慌。

庄有梨等人早已消失不见。

自己一个人留在这里似乎也有些无聊……

捡够了贝壳的江玉珣正打算转身回太守府,耳边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

他回头便见——天子不知何时竟也放下公务,来到这里闲逛了!

今日难得闲适,应长川一身墨色未佩金冠。

唯独指上有一枚玄玉戒。

江玉珣立刻行礼:“臣参见陛下——”

“免礼。”

应长川轻轻笑了一下,缓步朝此处走来。

原本跟在他背后玄印监这一次没有上前,仍留在方才的位置。

天子缓步向前,江玉珣也只得一道向海滩另一边而去。

伴随着动作,袖子里的贝壳互相撞击,生出一阵“哗啦啦”的轻响。

江玉珣立刻屏住呼吸护好衣袖,偷偷瞄了应长川一眼。

还好,海边浪声大,他似乎没有听见那阵异响。

勉强躲过一劫的江玉珣,打起十二万分精神跟在应长川背后。

他一边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礁石上缓步向前,一边疑惑地看着眼前人的背影。

应长川怎么还不说话?

作为一位名垂青史的工作狂,面对此情此景,他难道不应该好好规划一下大周的海洋发展吗?

总不能是真的来这里散步的吧!

应长川半晌不开口,江玉珣倒是先一个忍不住了。

“陛下……”

“何事?”

应长川忽然停下脚步,转身朝江玉珣看来,如同一直在等他开口般。

海浪与晚霞一齐落入江玉珣漆黑的眼瞳。

除此之外,应长川还在那双眼里,看到了自己的身影。

见天子转身,江玉珣随即站定并打起精神行礼道:

“回禀陛下,臣方才想说海沣稻的事情。烁林郡情况太过特殊,随时都有可能爆发饥荒。依臣所见,一定要尽快派人去寻找海沣稻。而方便、安全起见,朝廷可以先去兰泽郡,招收几个懂得海沣国当地语言的人一起前往。”

同时强行提高音量,把袖内的“哗啦”声压了下去。

烁林郡与兰泽郡紧紧相连。

过几日顺道去那里一趟也并不麻烦。

江玉珣的语气极其认真,神情严肃而庄重,俨然一副忧国恤民的样子。

然而听过之后,应长川却微微蹙起了眉。

江玉珣:……!

他怎么忽然皱眉?

难道说应长川对海沣稻的事情不感兴趣。

或者他找我是想谈重新划分郡县区划的事情?

江玉珣停顿几息,再一次抬手行礼试探着开口:“臣以为——”

说话间,袖内又生出一阵哗啦啦的响动。

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这回应长川并没有与他谈公事,而是终于垂下眼眸问:“爱卿袖内何物在响?”

江玉珣:……!

天子的袭击来的过分突然,江玉珣立刻如实招来:“……回禀陛下,袖子里是臣打算送给庄有梨、几位郎官与玄印监的贝壳。”

“贝壳?”天子不由挑眉。

招都招了,江玉珣只好默默把藏在袖里的东西取了出来。

五颜六色的贝类,瞬间出现在应长川眼前。

动作间,江玉珣忽然想起了庄岳教给自己的“为官之道”。

……只送同僚不送皇帝似乎不太好,自己是不是应该与应长川客气客气?

想到这里,江玉珣立刻昧着良心补充:“除此之外,还有送给陛下的。”

说着,便把自己精挑细选出来最为满意的一枚贝壳展示给应长川看。

米白色的贝壳,被晚霞照得生出了浅浅的粉紫色光晕。

乍一眼看去的确漂亮。

但细看便能发现,贝壳上还粘着许多没有来得及清洗的泥污。

哪怕是对庄有梨他们而言,贝壳都不是什么稀罕东西。

富有天下的皇帝,自然更难将它放在眼里。

江玉珣确信,应长川一定不会要自己手上这枚沾了泥的贝壳。

——他半点没有意识到,自己再一次把心里的想法写在了脸上。

晚霞落在江玉珣的眼里。

漆黑的眼瞳中满是不舍和喜爱。

应长川轻轻挑眉,心中忽然一动。

他假意蹙眉道:“这是爱卿自海滩捡来的?”

应长川嫌弃了吧!

江玉珣缓缓抬高右手。

粉紫色的贝壳在白皙的掌心散发着莹莹光亮。

见天子皱眉犹豫,以为他要拒绝自己的江玉珣忍不住再客气了一句,以彰显自己的忠诚、大方。

“对,是臣从地上捡来的,”江玉珣抬起眼眸,一脸期待与小心地看着应长川的眼睛,“不知道陛下喜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