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们也能吃上两天的鱼肉。

鸭子呢,从之前的三四十只,繁衍到现在的一百多只。

知青们很少吃鸭子,因为鸭肉不如鸡肉鲜美,但是鸭蛋腌成的咸蛋很美味,而且鸭子普通比鸡大,一只鸡大约养八个月能下蛋,体重在两斤左右;鸭子只需要六个月左右就能养成,体重大约在四斤左右。

一只鸭子就能抵上两只鸡的重量!

但比较麻烦的就是,养鸭需要时不时的给鸭圈里的小池塘换换水。

当然鸭圈里的水,可以用来浇菜,并不算浪费。

野兔的繁衍就很可怕了。

一般来说,怀孕的野兔一个半月就能产下一窝小兔,每次3-5只;据说成年兔一年能下崽儿6-7次;小兔从出生起,6个月即成年,然后又可以再继续繁衍……

现在海鸥岛上家养的野兔已经从刚开始的三十多只,增长到现在已经有一百七八十只了!

所以知青们也是每周吃一次兔肉。

兔肉更加不好吃,骨多肉少,肉质干、柴、还腥。知青们只好把兔肉薰制成腊肉,再用来用萝卜、竹笋炖汤,味道还不错。

养兔子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收获兔皮,再请了正义岛的皮匠爷爷们帮忙硝成皮子再拼接好,铺在床上,简直舒服得不行!

不过,在这么热的天气里,睡这种兔毛铺盖也太热了。

后来知青们干脆就把兔皮送给正义岛的叔叔爷爷们,因为他们住在溶洞里,溶洞里阴凉,更适合铺兔毛垫子睡觉。

海鸥岛由于去年耕种、今年收获的那些粮食,附带着岛上有了足够的糠皮、麦麸、玉米杆这些饲料,于是栀栀又引进了二十头小猪仔儿……

当然了,要照顾五百只鸡、一百多只鸭子、一百多只野兔和二十几头猪,光靠轮流做饭的知青们一个人,可不忙不过来。

于是栀栀又从正义岛调了三位叔叔爷爷们过来,专门请他们喂养这些牲畜。

栀栀甚至还计划着要想办法去弄几头小水牛和几头小毛驴过来,这样的话,犁田和翻土的活计做起来就没那么辛苦。海鸥岛一直都有种植小麦,到时候再建个磨坊,把小毛驴养大了也能干点儿拉磨的活计,就不用花费粮食找别的生产队磨面了。

栀栀兴致勃勃地向黄教授和霍令坤介绍着海鸥岛上的情况。

黄教授和霍令坤沉默不语。

主要是被吓住了。

这么算起来,海鸥岛上的伙食还是很不错的。

知青们每周能吃上两次鱼肉、两次鸡肉、一次鸭肉、一次兔肉……再加上平时会送些鸡蛋、兔肉什么的,拿到山下的军营那儿去找他们换点儿猪肉……

现在知青们已经过上了天天能吃上肉的日子。

当然了,这个天天都能吃上肉的概念,与吃肉吃到撑的概念,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海鸥岛上的知青们一周能吃上两次鸡肉,但每次只能吃上一只,还是二十几个人分。鸡肉多数都是用来和香菇炖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