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过:“当初要不是我执意要出家, 也不会惹下这么大的麻烦。”

崔州平拉她一起坐下, 安慰道:“这事与娘子无关。如果那时不是你坚持要出家,他们那样的人家又怎么能让你自请下堂呢。”古代休妻有“七出”之条,但也有不能休妻的“三不出”原则。“三不出”的第一条就是因娘家没落了而妻子无所依靠的,不能休弃。陈菁父母双亡,又无兄无弟,属于这一种情况的典型案例。她的前婆家也是名门大户,忌畏世人口舌,是宁可养她一辈子,娶房平妻进门传宗接代,也不会任她一个孤女乱世打飘的。

黄硕看了心里难受,好言相劝:“这世上就有些人喜欢做一些损人不利已的缺德事,弟妹不要太难过了。”

诸葛亮也跟着说:“弟妹放心,他们根本就不可能进得了外面的竹阵。你们夫妇且安心住在这里就是了。”

小崔夫妇闻言,彼此对望了一眼。崔州平拱手对诸葛亮说:“兄嫂这样仗义,小弟跟贱内感激不尽。只是,我们两个已经厌倦了这种没完没了的骚扰。年前我们就已经跟陈叔商量好了,想举家归隐山林,从此不问世事。本想等开了春再跟兄嫂商量的。唉,不想出了这事。”

诸葛亮脸上阴晴不定,只是一味的摇着羽扇,不吭声。

黄硕却有些急了,看了诸葛亮一眼,问小崔:“那你们准备好了去哪里隐居吗?”崔州平和陈菁都不是那种因一时冲动而乱下决定的人。这事肯定是他们夫妻二人商量已久才决定的。而凡是经过了当事人深思熟虑的决定,在她看来都是值得得尊重的。所以,黄硕并不想劝阻他们夫妇。但兵荒马乱的,还是担心万一他们没有落脚的地方,风吹雨打的乱世飘零,肯定会吃苦受累。

“如今兵荒马乱的,偌大的中原已经没有一块净土。小弟的意思去西南的益州。那里地理位置偏僻,山高林密,相对起来比较闭塞,适合避世隐居。”果然是早就打算好了的。小崔说起来是有条不紊,清清楚楚。

一提到益州,黄硕的心思活了。

她已经派了两个掌柜在那边隐名埋姓的偷偷开始着手买田置地。虽然两个掌柜都是尽心尽力的,但是他们俩从来没有做过这么大的生意,所以显得太小家子气了,很多事都不敢拿主意,全指望着她写信回复。山高路远的,一来一去要耗费个把月的时间。等她的指示到了的时候,往往黄花菜都凉了。眼看着事情就要暂时搁置了。

雷迅知道了后,说这事不急,等他回来后再处理。然而,东吴船厂的项目也紧锣密鼓的同步上马了。两边是同时进行的,王掌柜累得是快要趴下了。悲摧的大叔,才不到小半年的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