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可是平原, 它居然能发生干旱。

她低头想了想,“你若要稻糠和麦麸也不是不行,但你也要帮我一个忙。”

袁三少爷见她真有,稍稍松了一口气,展颜一笑,“陆掌柜请说。”

陆蓝紫沉吟片刻方道,“你将粮食运到河南能否帮我运些女人或孩子回来。我要他们帮我做事。”

天灾之年,先死的就是老人、女人和孩子。老人年纪大了,腿脚也不好,粮队不方便携带,但女人和孩子轻巧省事,粮队兴许乐意。

袁三少爷显然没想到她会提这么个要求,眼里流露出惊讶,她做的是粮食生意,要那么多女人做什么?难不成她背地里也做勾栏生意?

流水县狭小,没有一家青楼楚馆,但是暗门还是不少,府衙那些上了年纪的妓1女在府城不吃香,会流落此地。她们要接待的也不是什么大人物,而是地痞之流。

虽然这么想,但是他并没有流露出任何不适,若是她真能给这些女人一口饭吃,伺候人又算得了什么。不过他还是道,“虽说那边发生灾荒,价格可能会便宜不少。但河南可有不少灾民?你掏得起这么多钱吗?又养得起那么多人吗?”

这也不是空话,虽说古代女子活得艰难,但是河南地域广阔,他去一趟几千上万女人还是能买到的,太平年间一个女人能卖到十两银子,但灾荒年,可能只要一两。但上万人也得要一万两。她的店生意再好,也付不起这么多钱吧?更何况人不是东西,要用粮食喂,人三天没吃饭就有可能饿死。

陆蓝紫可不知道袁三少爷背地里已经把她当成了老鸨,她自信满满道,“多少人我都养得起。你只管将人带来。”怕对方不尽心,她又加大筹码,“如果你能帮我运来,我们店里卖的粮食,我可以降四成价批发给你。”

这几年粮价居高不下。粮店的利润也只有一成,她直接让利三成,着实是个很大的诱惑。就算运到外地,路费花费不少,也是有赚头的。

袁三少爷不可避免心动了。运人确实麻烦,还会延迟他回城时间,但是走一趟就是双倍的利润,何乐而不为。

接下来双方商谈价格。

陆蓝紫这边提供苞米。大荣也是有红薯苞米的,不过产量并不高,苞米亩产只有两百多斤。市价大米每斤15文,苞米每斤6.9文,稻糠每斤0.5文(当然这些只是市价,批发价肯定不能卖这么贵)。古代稻糠和麦麸是非常便宜的。但陆蓝紫不是。系统里的物价是对标现代。而现代稻糠和麦麸是用来喂猪,做瓦楞纸,木塑板等等,价格比玉米还贵。

陆蓝紫就按照稻糠的价格给他苞米,嘴上却道,“虽说你去河南是为了挣钱,但却给百姓一条活路。我虽是女子,却也想尽一份心。稻糠拉嗓子,我给你玉米吧。也能救更多的人。”

袁三少爷就像看傻子似地看了她好几眼,有些想不通她为何要救这么多人?不过他求之不得,嘴里一再奉承她善心仁意,至于对方会不会亏本,他只当不知。

他要了二十吨苞米,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