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个思路,派人去各地购买,我估计能买到。”

“卑职明白了!”

这时,杨韶华忽然想起一事,笑道:“卑职给殿下看一个小玩意,或许很实用!”

他连忙让胡九龄去把昨天制成的新玩意取来。

不多时,胡九龄取来一个白色小木筒,药瓶子大小,握在手上十分小巧,李邺好奇问道:“这是什么?”

胡九龄把木筒上的盖子拧开,上面出现一个月牙形的开口,轻轻吹一口气,立刻,有火苗出来了。

“啊!这是火折子。”

火折子李邺当然很熟悉,但这个火折子又和普通火折子不一样,一个是小巧,另一个特点是很容易出火。

但这个也不算新奇,李邺笑问道:“还有什么特殊优势呢?”

“殿下,它里面有火油,最大的优势就是能点火三十次,如果不熄灭,能烧半个时辰,远比我们现在用的火折子次数多,时间长,对普通百姓意义不大,但对军队非常实用,无论火油还是火药,另外它还能防水.......”

“等一等!”

李邺忽然发现另一个奥妙了,盖子竟然是螺纹,他顿时又惊又喜,火折子他不稀罕,多带几支火折子一样用,关键是螺纹啊!

“这不是我上次给你们讲过的太极原理,一正一反,螺旋上升,两件物品就契合在一起。”

李邺只是在几个月前简单说了说螺丝和螺帽的原理,画了一张草图,他就不管了,甚至把这件事忘记了,没想到时隔数月,居然铠曹司把它搞出来了。

“没错,这就是殿下说的螺丝,是一个长安过来的老工匠根据殿下的草图花了一个月时间琢磨出来,但是......”

“但是什么?”

杨韶华苦笑道:“但制作它实在费时费力,耗时一个月,失败了无数次,关键是稍微一点点不精准,它就拧不上了,卡在半途,进退两难,我们都遇到过,其实我们觉得做紧固件,还是榫卯更实用,而且可以千变万化。”

李邺点点头,“我知道,任何新事物刚刚出现都是很粗糙的,不实用的,就像火器也是,它的威力远远比不上弓箭,但只要继续发展,迟早有一天,钢铁会取代木材,火器也会取代刀枪弓箭,所以我们不要排斥新事物,而是去深入研究它,利用它,把它做得更好,更精致,更方便。”

李邺又指着木盖子的螺纹道:“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方便,不需要专业木匠去做榫卯,随便一个人就能把两件物品连接在一起,虽然钉子也可以做到,但要取下来呢?还得拔钉子,不像它,拧上去,拧下来都很方便。”

杨韶华和胡九龄都惭愧道:“我们明白了,殿下说得对,不接受新事物,只会故步自封。”

“这就对了!”

李邺又语重心长道:“让这个老师傅带几个徒弟专门研究这种螺丝和螺帽,关键是不光在木头上搞,还要在陶瓷和金属上搞,比如酒瓶的盖子,再用铜做成螺丝螺帽,发明一种制作它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