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玉连忙派人去将银行里面可以用于周转的钱拿出来到城外的农户去收购粮食,他虽然之前打算向基隆城中的商户购买粮食,后来想想风险太大,询问了一下粮食的储量和价格之后也没有从他们手中购买。

好在这个时候农户手中的早稻已经收割并且晾晒完毕,他们正打算拉进城去卖给粮行,没想到军队竟然派人上门来收购,并且价格比粮行还要稍稍高出那么一点,这种好事他们自然是求之不得了。

明军很快就收购了两万石粮食,这下子项玉的计划就能够顺利实现了,他立刻下令将城里面粮仓里面的粮食和从农户手中收购的粮食全部暗中运到了军营里面,然后又悄悄的运向台南,这一次,项玉决定随队前往,亲自去会一会这一帮想发国难财的黑心商人。

此时的台南,邓明按照项玉信中的指示调整了售粮的策略,这一点果然有效,之前商人们雇来的很多专门抢粮的人由于身份登记的原因只能购买到少量的粮食,商人虽然可以再花钱雇更多的人前来购粮,但是这样一来他们自己的成本无形中就会被拉升,商人们商量了一阵,觉得这样并不划算,而且他们手中的粮食数量足够,因此便没有继续前来抢购。

这使得百姓们终于可以买到低价粮食的,但是台南的明军数量并不多,只有五百人,粮食的储粮是按照战事的需要和士兵的数量储备的,因此这个时候几乎已经耗尽了,所以明军的粮食很快就售尽,陷入了无量可卖的境地了。

商人们终于等来了明军断粮的这一刻,因此再无顾忌的肆无忌惮的提高粮食的售价,粮食售价从斗米五十文钱,很快就涨到斗米一百文、斗米两百文······

而此时,基隆方向的粮队已经过了台中,最快还要三天就能到达台南,项玉在路上一直在思考着怎么样来打好这一仗,而此时,他的身边跟着一个年轻的商人。

这人姓秦名文,是基隆城里面的轩文商行的老板,他跟明军的商业往来比较多,因此跟明军将领的关系比较密切,项玉自然也是知道他的,这一次他主动请缨,表示愿意跟随项玉一起到台南来帮助明军平息这场粮价风波,项玉稍感惊讶,自己要去台南的消息是严密封锁的,他怎么会知道的?

秦文自然知道项玉在疑惑什么,于是将自己的推想和对明军的应对反应全部说了出来,得出的结论是明军虽然不会干涉和惩处一般的商业行为,但是对于这种很明显的投机倒把发国难财的行为是肯定要严厉惩处的,但是考虑到项玉在基隆的重农劝商的政策,因此可以推断明军不会直接出兵使用暴力解决这件事情,因此项玉本人肯定会随军前往。

这些都不难推测出来,不过项玉还是对这个人的眼界很是赞赏,每一行业的发展都要跟整个国家的发展方向联系起来,要拥有大的战略眼光和格局才能再残酷的竞争之中生存下来并且做大做强。

既然秦文说他是来帮忙的,项玉自然不会跟他客气,于是便请教他,如果是他处于项玉的位置,应该怎么应对和处理台南的这些商人才比较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