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和台中城之间的联系完全是一条海道,因此为了确保城中军队的粮道的安全,城外的海边驻扎了一支海军,主将是汪明,一共有七十八艘战船。

汪明因为驻军台中,所以在之前中华军对澎湖附近的清军海军进行袭击的时候,他的舰队并不在场,所以避免了白白遭受一顿损失,而他的对手吴英则为此付出了十几艘战舰,这让他很是高兴了一阵,不过这个时候他却高兴不起来了。

台中城方向出现的浓烟和猛烈的枪炮声已经持续了一个时辰了,其中枪炮声在半个时辰之前大幅度的减弱了,火炮的声音几乎完全听不见了,但是还是不时有枪声传出来,而且从声音上面判断,这枪声距离他们这里是在逐渐靠近的。

汪明本来已经组织了一支一千名水手组成的部队准备赶去驰援台中城的清军的,但是这个时候眼见着形势似乎不太对,他又连忙将派上岸的士兵收了回来,而且让战船都做好战斗准备,以防止不测。

渐渐的有几名清军进入了他的视线,汪明的眉头皱了起来,这些士兵几乎将身上的东西全部丢弃了,这时直穿着一件灰白色的对襟马褂,这是清军的军服。

这几名士兵气喘吁吁,稍稍缓过一口气便对着他们这边大喊大叫,大型舰船是不太可能靠近海岸线的,因为有很大的风险搁浅,所以这个时候他们距离海边还有数百米的距离,因此他模模糊糊的听到这人在喊什么“船?救我们!”之类的话。不过这些都不需要猜测。肯定是他们打了败仗敌人追了上来。于是逃到了海边向自己求救了。

汪明连忙让舰队之中的小船划上去,将这些士兵们接过来,他估计后面还有更多的败军,所以便将舰队中间的七十多艘小船全都派了出去,一时间海面上密密麻麻都是划桨的小船。

果然不出他的所料,不断有清军的士兵跑到了海边,有些人似乎是已经迫不及待又或者是被敌军吓破了胆子,这个时候不等小船靠近。便囚水向小船靠近,凡事一有人带头,势必就会引起其他人的模仿,然后后来的士兵不管会不会水都争先恐后的向海中的小船涌过来。

其实如果他们排好队的话,小船接送的效率会大大的提高,但是这个时候众人争先恐后,一下子将小船挤得人仰马翻而且还严重影响了后面船只的前进,因此实际上运送的速度大大的下降了。

汪明大为着急,不仅为这些士兵们的行为着急,也为他至今为止还没有看到董义而感到不安。董义是施琅的重将,如果他在台中出事的话本来也不关汪明的事情。但是这个时候是汪明在海上进行的掩护,如果陆军全军覆灭而海军毫发无伤,这会让人怎么想,恐怕都会骂他见死不救,这件事情不是不能做,但是不能让人知道,不然的话同样的事情可能就会在他自己的身上上演。

实际上这个时候董义已经被中华军给追上了,他伤在了大腿,尽管有好几名士兵搀扶,但是速度自然是比不上四肢健全的普通士兵,再加上他身上穿着的是将领的锁子甲,这就让很多中华军的士兵将他定位首选的目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