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华军的主力正在集结备战,因为这个时候处于冬季,所以大量的劳动力得到了农忙的空歇期,因此清廷加大了征调人力物力,大面积的砍伐树木打造战船,并且为了确保其水师的安全,尤其是太湖、洞庭湖和鄱阳湖这三大湖泊里面的水师大寨的安全,清军在长江一带修建了数十座炮台,几乎占据了整个险要地段,使得中华军这边无法阻止大规模的突袭,而清军的水师能够安稳的度过这一段脆弱的时期。

随着时间的推移,清廷下水的战舰数量越来越多,根据中华军的情报人员的分析,清军目前已经下水的战舰的数量已经达到了**百艘之多,并且仍在以每个月两百艘的速度下水,这样的话,一旦等到三四月份的时候,清军的海上舰队的规模将会超过一千五百艘,这是一个相当恐怖的数字,就算是其装备落后训练不足,也能够在沿海一带形成一股不可小觑的实力,而在这种情况之下中华军的进攻将有可能会遭受重大的损失。

但是这种规模的造舰几乎就是倾尽了国力,这个时候的人口正处于战后恢复阶段,大量的徭役和兵役将会使得人口的恢复速度大大的降低,不过满清人显然是不在乎这一点的,因为这些减少的人都是汉人,他们满族人并不会受到丝毫的影响。

所以对于中华军来说,形势是在逐渐的恶化的,尽管在这一段时间里面中华军方面也采取了几次比较大的行动,在整个大陆沿海一旦都给清廷制造了极大的麻烦。但是这个时候清廷在沿海一带的兵力布置已经达到了高峰。因此除非是大规模出动军队才有可能会有很大的收获。否则的话根本就动摇不了清廷的根本。

所以这个时候中华军再一次进行了扩招,在新移民被安置下来了之后岛内的劳动力就有了一定的富余,而且这个时候第一批的吕宋军也被调到了台湾来,准备参与接下来的战事。

项玉明白,这个时候的清廷不像是鸦片战争时期的大清朝那么好对付,那个时候的满清朝廷早已从内部腐朽了,只留下了外面的一个空架子,看起来很强大。实际上只是表象而已,但是这个时候的清廷不仅军事力量十分强大,而且韧性极佳,就算是中华军按照前世英国人在鸦片战争期间所采取的战术一样,清廷也不大可能会自己屈服,要知道当时的英军虽然强大,但是绝对没有灭亡中国的能力的,而中华军和英国人的目的不一样,他们是为了推翻满清的统制而作战的,所以满清朝廷也会拼死一战。双方之间互相妥协的可能性基本上没有。

在和海登会见之后,项玉接连视察了基隆城外的两处大营。东西大营,这两座大营主要是按照军队成立的时间来划分的。

东面的大营是新建立的,目前拥有两万名陆军,这些还都是入伍不到半年的新兵,但是这些士兵在之前的军事行动之中也都亲历过战场,有过一定的实战经验,所以作战力也不容小觑。

东大营的编制是中华军第二师,师长是张三亮,在原来的体系之中张三亮只是陆军团长,但是随着中华军的军队人数的不断扩大,作战规模也逐渐变大,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