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进入六月份,九万中华军的新兵这个时候早已完成了训练,并且在前线部队之中执行过很多次的任务,虽然这些任务无非是剿匪辑盗等任务,并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的战争,但是中华军的严酷训练使得他们已经完全具备了一名成熟士兵的所有条件了,只待时机成熟就能够赶赴战场,进行战斗了。

而此时,湖南的战局已经十分明朗了,拥有强大兵源的吴三桂对尚可喜的军队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进攻,而尚可喜的五万军队虽然顽强抵抗,但是终究因为寡不敌众而被迫放弃了湖南,撤回到了广东,而广西的战局却对粤军比较有利,在得到了新组建的军队的补充之后,尚可喜长子尚之信和大将许尔显带着十五万大军从平东一路高歌猛进,接连从吴三桂军队手中夺回了柳州、桂林、思恩、庆远四地,大军还在继续进发,准备一鼓作气拿下南方的南宁、镇安、太平三府。

吴三桂的军队这个时候似乎变得不会打仗似的,不仅上下指挥混乱,而且军心动荡,士兵们也都斗志全无,在粤军进攻宜山的时候,吴三桂手下大将胡国柱接连下了三道截然不同的命令,使得滇军出现了极大的混乱,被粤军一举拿下城池,而且斩杀滇军上万人,经此一役,吴三桂的军队退出了广西,退回到了云南,甚至在边境摆下大军,做出一副守势。

尚可喜的长子尚之信是一个残暴跋扈、荒淫无度的、倔强蛮横的人,这是康熙帝在1680年下令将其赐死的时候对其的评价,虽然不一定全都准确。但是也反映了尚之信的品行。

在轻易的拿下了宜山之后。尚之信开始变得骄横起来。他认为吴三桂的军队也不过尔尔,自己一路打过来,连战连捷,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战斗,就已经拿下了大半个广西,剩下的几个州府也不过是手到擒来的事情,而在这之前,父亲的这么多军队竟然被这样的军队打的大败。这虽然能够显示出自己的出色战斗和指挥能力,但也反映出来了军队之中的这些个将领纯粹就是酒囊饭袋,尤其是这个许尔显,先丢海南,再丢广西,一无是处,自己的亲弟弟尚之孝在只有五万人马的情况之下,还在湖南坚持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这才失败,不过即便是这样。弟弟也成功的将五万人带回了三万,损失也不是很严重。至少拖住了吴三桂步伐。

可是这个许尔显,八万军队愣是让他打剩下三万,伤亡了五万多人,这还不算,还将整个广西都丢的干净,让人家吴三桂的军队差点将战火烧到了广东本土来了。

尚之信的这种态度很快就激怒了粤军的几位将领,这些人都是跟随着尚可喜出生入死的老臣,为其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这个时候吴三桂的军队的表现十分诡异,在这之前,这些个老将军们就已经感觉到了不对劲了,因为这支军队和他们之前见过的滇军简直是判若两军,这支军队不仅战斗力差,军纪涣散,而且武器装备甚至是衣甲锦旗都装备不全,一看就是临时拉来的杂牌军打着胡国柱和夏国相两人的旗帜冒充正规军。

吴三桂这样布局,显然是想诱导己方军队轻敌骄兵,而对方则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