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沙咀的一高级公寓中,一个满头银的老人打开窗户,看着车外呼啸而过的警车,老人点头微笑不止,同时不停地喃喃自语道,“天助我也,天助我也。”

老人的手中把玩着一件饰,要是张楚凌在这里的话,就能认出他手中的饰正是博览中心五楼中最为珍贵的玉器之一——红佛吊坠。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老人正把玩着手中的红佛吊坠,他的身后突然响起了一个声音,“爹地,还好你没有把自己的红佛吊坠给借出去,不然的话这一次您老就亏大了。”

红佛吊坠是一块玉做成的雕刻,这块玉是产于陕西蓝田价值不菲的翡翠玉,它呈淡紫色,是硬玉中最好的玉,要是它仅仅是一块玉的话,那么它的价值最多也就三百万就封顶了,可是这块玉却是出自于中国南朝著名的雕刻家僧之手。

僧,14岁出家,精于律学,为一代高僧。他终生收集佛教文献,所编蓍《出三藏记集》、《弘明集》等至今仍是研究佛教史的重要依据。僧还亲自参与开窟造像,据载现存两处南朝石窟——摄山石窟和剡县大佛都经过他的精心设计。僧仅用眼观目测就能达到工程设计所要求的精密程度,匠人照此施工往往可以“尺寸无爽”,这种雕塑设计与实际施工的紧密结合在雕塑史上是相当难得的。

僧到达晚年时,他的雕刻水平更是达到了鬼斧天工的地步,出自他手地每一件艺术品都浑然天成,可惜的是在南朝末年的动乱中那些艺术品全部被毁坏。唯有这一红佛吊坠流传于世,现在在市场上已经被炒到了天价,这一次香港政府为了增加国际珠宝展览会地噱头。硬是从香港著名地古董收藏家江齐南的手中把这件红佛吊坠给借了出来。

满头银的老人正是江齐南。听到儿子的话后,他满意地锊了一下自己的胡须,然后轻声说道,“红佛吊坠在市场上已经估算到了什么价格?”

江齐南身后的中年人闻言脸上露出了苦笑,他出声道,“爹地,您又跟我开玩笑了,红佛吊坠有价无市啊。什么价格还不是您老人家说了算?”

江齐南闻言又是哈哈一阵大笑,“云儿,那你又替这个吊坠买了多少保险啊?”

中年人见老年人心情畅快,他也是满脸轻松,“爹地,根据您的吩咐,我给这个吊坠买了三千万的巨额保险。”

“也不知道是谁替我买单呢。”老人兴奋过后,脸上神色有点索然地味道。默默地念叨。

他身后的江云显然没有现老年人心情微妙的变化,他已然畅笑道,“自然是香港政府替我们买单了,是他们亲手把红佛吊坠借走的,而且他们还签了字。现在红佛吊坠被盗,他们肯定得承担责任。”

老人这一次听到了自己儿子的话后却没有吱声,只见他的眉头锁成了一团,“自己的儿子真的适合做江家地接班人么?他会按照自己的意志去金盆洗手么?”这个时候老人又想起了自己乖巧而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