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崇祯是个好皇帝

许安满脸愤恨走出孙家的时候,天色已经临近黄昏。这时候才感觉酒意上来,许安脑袋一阵眩晕。似乎有些站不稳了,许安忙扶住旁边一棵树。掐着喉咙呕吐两声一股脑将胃里的东西全部吐干净,许安这心里才总算是舒服了一些。

许安长嘘一口气,神智也重新清醒过来。

想起之前孙府的遭遇,许安只能无奈的摇摇头。还能说什么呢?世家豪族在大明已经根深蒂固,他们目空一切心中只有自己。哪怕皇帝封他许安一个王爷又如何?世家子们依旧不正眼看他。

其实平心而论,世家的存在对国家对文化也有一定的意义。毕竟在这样的年代里世家子是最容易学得文化并且接触到新思想的人,他们支撑着一个国家的脉络也代表着种族文明的延续。若是没有这些世家的存在,国家和文明的发展速度则会停滞;他们也算得上是一个国家的骨骼,国家要挺立他们就不可缺少。

但是呢?国家需要世家,却也被他们制肘。当朝廷里大部分的官员都出身世家的时候,朝廷对国家的掌握度就成为了世家私利成长的根本。所有做出的决定都是为了让世家壮大,即使皇帝也无法撼动这一点。国家的存在难道是为了让世家更加庞大?这明显就是错误的观念。

世家子。却是有利有弊。

这些人心中只有利益以及家族的延续。其他的都不放在眼里。朝代更替对他们而言根本就是无所谓的东西,却不明白异族和汉人永远是两个不可交汇的分岔线。历史上满清灭了大明后做了些什么?嘉定三屠、扬州十日等等其实都不算什么,‘剃易服’以及‘奴隶制’等对文化的毁灭才是最可怕的魔鬼。汉人的文明几乎被毁灭殆尽,大部分的世家也都成了过眼云烟。

当留辫子成为习惯、当称呼一声‘奴才’成为必须的时候,这些世家坚持数千年的文明也就没有了。

国家与世家,这是无法分割的一条线。国家需要它,却又不能被它所制肘;这其中的平衡点很难把握,恰巧这一点也就是明君和昏君的区别。明君利用世家,昏君被世家所利用,仅此而已。

说到这里。卢象升叹了口气。摇摇头,卢象升脸上满是无奈的苦笑:“如今的朝廷……要做到这一点实在太难太难!”

听卢象升说着这样的话,许安心里有些沉重。大明如今积弊太深,实在难以医治!当下朝堂之上有多少官员是一心为国?又有多少为的是私利!东林党和所谓阉党的党争。又真只是政见上的区别么?如今崇祯皇帝身边都有些什么人?他们又真的可以辅佐崇祯重振大明么?

有些犹豫,许安压低声音指了指天上:“岳父,那当今皇上……”

“休得乱说!皇上圣意,岂是你我能随意猜测!”白了许安一眼,卢象升随即叹了口气:“有些事情,皇上也很难啊!如今东林党徒把持朝政,各地也是狼烟四起不得安宁。这种情况下你让皇上怎么做?积弊太深皇上再英明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解决某些问题更不是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