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盯着他,看着他,不允许他犯任何错误。他每走一步,都可能被人衍生出无数种可能,宛如钢丝上的行走。

卫子夫竭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回眸无意间看到石慧如常的神情,心情立时平复了一些。看着如此优秀的小太子,她庆幸的同时,亦有些心酸。

小太子三岁以前,卫子夫只是每三日带他前往椒房殿请安。那个时候,小太子软糯的不行,不过好在是皇帝的长子,也算受尽宠爱。到了三岁,皇二子刘闳出生,王夫人盛宠,卫子夫却已经色衰爱弛,感觉到威胁的卫子夫一咬牙又将儿子送到了椒房殿。

卫子夫性格温顺中带着几分果决,当日她能够选择跟随石慧进宫,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后来第二次怀孕,当利公主差点为人所害,她又果断将当利公主送到了椒房殿。并非她不爱这个女儿,而是怕自己位份低护不住女儿。

如今对于儿子亦是如此,她已经是仅次于皇后的婕妤,外面又有兄弟争气,就算无宠,同样也没有人可以动摇她的地位。守着儿子,她就能够过的很好。

若无子的皇后一如先皇的薄皇后一般也就罢了,偏偏陈皇后无子却地位稳固,无人能轻易动摇。以如今后宫格局而言,皇长子留在生母身边,显然没有承欢皇后膝下前途明朗。

为了儿子的前程,卫子夫果断地选择了将儿子送出去。事实上,她的选择也没有错,皇后虽然留下来皇长子,却没有趁机隔绝他们母子。

与当利公主一样,皇长子虽然在椒房殿有自己的房间,却依旧随时可以回到母亲身边。甚至大多数时候,皇长子都会回披香殿,直到新年后有了自己的宫殿。

皇太子册封仪式后,宫中便开始为当利公主挑选驸马了。汉律规定女子过15岁不婚者,三十岁之前,分五等交税,每升一等加征一算,到三十岁加到五算,即一年要交六百钱。后来石慧以国库丰盈,如今人口充实为由说动皇帝将年龄提到了十七。

这个十七却是上限而非下限,总体而言,无论是贵族还是百姓都崇尚早婚。就比如说陈皇后与皇帝成亲时,皇帝才七岁刚受封太子那会儿。

皇家自然不会交不起罚银,当然也没人敢和皇帝收这份罚银。然当利公主已经虚岁十七,尚未定亲,再拖下去,只怕要引来流言蜚语。

在皇太子册封仪式前,石慧已经让人备好长安城未婚少年名册,交给卫子夫做第一轮挑选。卫子夫到底是当利公主生母,自然不能对公主的婚事一无所知。

等卫子夫选过一轮,石慧会酌情推荐人选给皇帝。毕竟,赐婚旨意还是皇帝亲自下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