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皇帝也绝了继续追究的意思,看在太子的面子上,没有迁怒其家人。

“这个赵周,看来素日亏心事没少做。死了也好,看在据儿的面子上,此事到此为止吧!”

“儿臣多谢父皇。” 刘据微微松了口气。

“你舅舅昨日上书自称教子无方,才让卫伉他们在献金上出了漏子,自求削减封地,你如何看?”

卫家自卫青到三子都是侯爵,自然都是要送酌金的。卫家父子的酌金都是一批送上的,如何会卫青的酌金无事,偏偏卫伉三兄弟的酌金有问题。

“三位表兄既然犯了事,父皇处置也是应该的。”太子只得道,“舅舅不仅是大司马更是外戚,只怕喜欢盯着舅舅的人也多。既然舅舅主动请罪,父皇不如略施薄惩,以示百官,以安舅舅之心。”

卫青主动请罪到太子的应答,本是他们私下商议妥当的。然太子亲自说出这话,到底觉得有些愧疚。人人多说大将军是因外戚身份才一路高升,可太子自小就明白,舅舅能够走上这条路乃是母后提携,一路高升凭借的也是自己的本事屡立战功。

“据儿此言可是真心?”

“自然是真的,舅舅与儿臣随亲近,然于儿臣来说,父皇更要亲近一些。”太子微笑道。

论血缘自是父子更亲,可现实是对于太子的前途而言,卫青这个舅舅才是最值得信任的。皇帝不止太子一个儿子,他随时都可以换一个太子,可是对于大将军而言,他天然就是太子的助力。

刘彻看了太子一眼,旋即笑道:“这话是你母后教的吧?”

“此乃儿臣肺腑之言!”

随着年岁渐长,刘据已经不记得他在父皇面前泰坦自若的模样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面对父皇,他就习惯性学会了去思考父皇的每一句话是否有其他意思。或许这就是皇家父子之间的悲哀。

酌金案随着赵周自杀于狱中,皇帝任命了石庆为丞相落幕。正如石慧而言,只要大汉周边战事不止,如赵破奴这样的武将就不惧没有再封侯的机会。然而对于酌金案中许多本是靠祖荫袭爵,本身并无封侯本事的人而言,不可谓不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转眼过了年,大汉的疆土又一次得到了扩大。酌金案之前,南越国权臣吕嘉发动政变,杀死了尊奉大汉的南越王赵兴和太后樛式,控制住了南越国。

皇帝派兵平定了南越,直接废除了南越国,又趁势平定西南夷,改为郡县制。平定南越时,东越王余善自告奋勇助战汉军,却兵发而不至,其后又起反意,同样被灭国。

眼看大汉的国土迅速扩大,皇帝也因为志得意满,准备亲自北训。霍去病因而奉命提前领兵北上,准备一切。

元封元年,皇帝亲率18万骑北巡,遣使谕告匈奴单于臣服,又效仿秦始皇前往泰山封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