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黄骅进行阻击。

在直皖奉大战之后的两年,直奉大战再次爆发。面对着主动出击拥有局部优势兵力的奉系大军,曹锟带着众多亲信将领,率领八万大军亲自迎了上去,双方在长辛店、琉璃河、固安、马厂一线展开了激战。

与此同时三十岁的第十一师师长冯玉祥,带着本部兵力,以及曹锟加强给他的手枪旅在黄骅修筑了坚固的防御阵地。面对着12万奉军主力,兵力只有8万的直军采取守势,但好在有田中玉、萧耀南等名将的指挥,防守还是相当稳固。双方兵力差距不大,直军守得并不算太过艰难,但在另外一路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手中只有两万兵力的冯玉祥,虽然被公认为直军中的猛将,但在面对六万齐鲁联军的进攻时,也显得力不从心。张宗昌和褚玉璞都是著名猛将,打起仗来相当凶猛,冯玉祥只能小心的展开防御兵力,尽量不给对方留下可供利用的漏洞。李铭忠、刘郁芬和吉鸿昌各自掌控一个旅的兵力,拼命抵抗齐鲁联军的攻势,双方反复争夺着阵地,场面相当惨烈。

此时的冯玉祥就坐在距离前线不足五公里的指挥部内,紧皱起眉头看着桌上的一份电报。那份电报是西特军东部军区司令官徐海清上将发给他的,信中声称国家分裂依旧,内战却一年胜过一年,百姓早已困苦不堪。如果冯玉祥愿意与西特军合作,趁此机会一举剿灭直系和奉系军队,国家即可统一,百姓也不再受苦。

思虑着西部特区的实力,冯玉祥非常心动,他知道赵守宏如果能够问鼎全国,绝对是个好的领袖。他也非常清楚,西部特区之所以始终引而不发,并未发动内战统一全国,是因为列强的虎视眈眈。

如果西部特区没有任何借口的发动内战,列强诸国就有了干涉的借口,他们甚至会以帮助中央政府镇压反叛的名义,出兵进入华兰国。有着全局战略眼光的冯玉祥很清楚,西部特区的富庶让各国垂涎,它的强大也让各国忌惮,一旦有这样的机会,各国会不惜代价的介于到华兰内战之中,那时一旦西部特区战败,刚刚摆脱各国屈辱条约和租界的华兰国,将再次万劫不复。

如今的情况确是另外一回事,国内正在爆发大战,谁也无法成为正统掌控中央政权。如果西部特区现在以平复内战的名义出兵全国,列强国家除了抗议以外,根本找不到出兵的理由。尤其是在有人内应,能够在短时间内席卷全国的情况下,各国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等到赵守宏掌控了全国,诸多列强只能捏着鼻子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