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平创真没有在待多久,留下报名申请表单后便匆忙离去了,于是绍安再一次成为了留守少年。

次日清晨,作为食堂里唯一的活人,绍安的日常开始了。

洗漱完毕后,绍安就会骑着食堂里唯一的代步工具,一辆人力三轮车前去小镇上的菜市场购买最新鲜的食材。

采购归来的途中,小镇上的早点铺子也迎来了黄金时刻。

绍安竟然意外的发现了一家中式早点铺,店里不止卖炉包,还有油条,豆腐脑和菜盒子,这里是整个小镇生意最火爆的早餐摊子之一,每天都有人特地花上一两个小时跑到这里吃一顿炉包。

如果是七八点钟来这儿,不等上一会儿是绝对吃不到的。

此时还不到七点,虽然天色大亮了,但是吃客还比较少。前襟湿透的健壮大叔看见绍安眼前顿时一亮。

“绍安!今天来的挺早啊!想吃什么我老辛都请了,稍微等两分钟就有一炉包子出锅儿,三鲜肉丁馅的,我媳妇儿还做了菜豆玉米碴子,自制辣椒油的芥菜丝儿我也得给你来一份!”

平时虎着一张脸让很多客人都不敢要找零的摊子老板,此时笑像是一朵大丽花。

绍安鼻翼动了动,只是闻了一下气味就知道包子里放了虾皮和香油,芥菜丝儿是点了鱼露拌的。

面是好面,油也是好油,用料实在调味用心,难怪生意兴隆经久不衰。

“正好,肚子里还没货呢,来上一炉解解馋。”绍安拍了拍小腹说道。

绍安拣了一个角落坐下,刷了白漆的木桌子旁边是五颜六色的木料小凳子,上上下下也都很干净。

刚一落座,一碗热腾腾的粥已经端了上来。水用大火烧开,玉米面儿用凉水调匀,倒进热水里滚个滚儿,再放进切得碎碎的菜豆,再改中小火烧一会儿,等到菜豆变色了,粥也变浓稠了,点一点盐沫儿就能出锅了。

玉米糊保留了玉米的清新的颜色和香味,翠绿的菜豆点缀其间,咬下去滑软中带了嚼劲儿,还有那层薄盐的点缀,整碗粥的味道浑然一体,喝一口,让人从上到下都暖和了起来,被海风吹得有几分麻木的身体彻底被激活,整个人都精神了几分。

一碗粥还没喝完,两碟炉包和一小撮芥菜丝儿也端了上来。

炉包是这个早点摊子的特色美食之一,肉粒儿混了韭菜,再搅和了虾皮儿,如果是高档的馆子,放点儿海肠,虾仁,甚至海参鲍鱼都是有的,再或是羊肉配大葱,鸡蛋配茭瓜木耳,要的是能刺激人食欲的味觉搭配。

炉包与生煎包的一大不同,是对面皮的要求更加暄软,在平底锅中,炉包一面与刷了油的锅底相亲相爱,一面又要与混了面粉的白水生死相依,等到皮酥水干,特制的铲子沿着锅沿儿一捞,白胖金黄同在,酥香绵软共存,正是鲜香可口,味道绝佳。

说来也是怪癖,绍安最喜欢的是那层面水汤干了之后在包子的缝隙间连接的那一层酥壳,又香又脆还有那么一份馅料的鲜香,想想就能让人垂涎三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