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髯应声道:“臣领旨, 以臣之见, 可从京师黄龙军团和西北大营苍狼军团中各自抽调五万军马,赶赴北疆。若是有二十万大军囤积北疆大营,无论如何,都有与匈奴一战的本钱了。再者,下令麒麟军团,抽调三万大军北上,准备随时增援。”

他话中所提部队,皆是五大军团,表示在他心中,除了这五大军团之外,其余军队在面对匈奴人之时,皆是不堪一击,是以不提也罢。

这个道理,在场众人皆是心知肚明。

方令天等三位家主虽然不露声色,但心中却是诧异万分。其实匈奴人向北方大营处增兵之事早就不是什么机密。

开春之后,匈奴人就开始陆续调兵,刚开始之时尚且偷偷摸摸,到了后来,简直就是明目张胆。方令天等人当然早就商议过了应对之道,只是他们殚思极虑之下,得到的结论竟然与此时古道髯随口而言的对策不谋而合。

只是他们已然知道程家反叛之事,那么古道髯为何又会提出时下最为合情合理的建议呢?

刘政启暗自点头,踏前一步,道:“父皇,古元帅所提之策,正合孩儿心意。际此匈奴犯境之时,儿臣愿亲自领军,前赴北疆,为父皇尽绵薄之力。”

“嗯…”汉贤帝老怀大慰,在众多皇子之中,怕是也唯有刘政启才有这般胆识和勇气了。

“不可。”苏东舜立即反对道:“太子殿下又岂可轻离京师。”

“是啊。”方令天赞同道:“虽说太子殿下亲临前线,对于鼓舞士气有着莫大好处,但是却也有一弊。”

“哦…方卿家说来听听。”汉贤帝拈须微笑道。

“殿下身份尊崇,若是身在北方大营,又让主将如何自处?”方令天依言说道。

“方尚书尽管放心,本宫既已从军,自当惟命是从,决不敢自作主张,违抗军命。”刘政启信誓旦旦地保证道。

方令天摇头叹道:“老臣倒不是担心殿下抗命不从。”

刘政启闻言大奇,问道:“那么方尚书又是担心什么?”

方令天看了他一眼,欲言又止,竟是有着难言之隐一般。

刘政启正要催促,就听古道髯在一旁笑道:“殿下,方尚书是担心,若是您出现在北疆战场之上,会使方令辰统领为难。”

看到刘政启又欲辩解,他继续解释道:“因为担心殿下有失,是以方将军势必要安排大量的军队为您护驾。而战场之上,瞬息万变,每一份军力都是宝贵万分的。”

其实,他还有一层意思没有说出,如果刘政启到了北疆,势必成为一个不容有失的累赘,在军力不如敌人的时候,带上这么个累赘,更是雪上加霜。

何况若是刘政启真的在北疆有失,纵然方令辰打赢了这场战争,只怕也是功不抵过。

这些道理方令天当然明白,只是北疆大营的统帅乃是他自家三弟,这番话就不适宜从他的口中说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