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又命人在城外挖陷马坑,几十丈内插满尖竹,人踩上去截肢,马踩上去直接残废。再挖战壕两重,于护城河外,形成难以逾越的屏障。并且把早先准备好的十二辆“飞梭巨弩车”分别安置在城门边上,两侧和正对城门各一台,以备万一敌人攻破城门时,孤注一掷。这两天文和先生也没想着投降曹操了,还主动的出谋划策,不知道怎么就想通了。大概是日久生情的缘故吧。

五万人,每一门一万,真正的精挑细选的精锐。老弱残兵,被挑剩下的,都回冀州去了。孙子兵法云:兵贵精而不贵多。留下一群娃娃和老头子消耗城中有限的粮食,我没这么笨。黎阳地处要冲,属兵家必争要害,所以城池坚固。袁家占据此地以后,鉴于它的重要性,多年来一直都有修缮。这里居民不多,所以沮授曾经主张,把原来的八门,改为现在的东、西、南、北四门。很幸运的,这个提议得到了批准。我们马上就会看到,沮授是多么远见卓识,多么据有战略眼光。四门的城墙都极其坚固,用大块的条石混合糯米制成,城高足有八丈,普通的攻城器械根本就达不到这个高度。城上有无数的弓弩位,有胆敢靠近城墙者,瞬间就会被射成刺猬。城内还储备有文丑和贾诩长途奔波,两次运送回来的粮食。足够五万守军半年之用。【本来粮草不多,但三十万人锐减到五万人,大家可以自己来算算这笔帐了。】

我盘算了一下,仔细挑选了守城的将领。四门之中当以南门为主,自然是用郝昭另外加上昌豨、韩莒子。另外三门,文丑、吕威璜守西门,贾诩和张绣守东门,审配、、胡车儿守北门。我自己带着郭援和朱灵、苏由并两千军四门策应,哪里需要就到那里去。蒋义渠、岑壁帅四千兵巡守城门,看守设置在城门的十二辆“大飞石”和十二辆“飞梭巨弩车”。剩下的兵卒全部作为工事兵来用。其实,真正要打好守城战,工事兵的作用是绝对不容忽视的。

一晚之内,黎阳四门七十丈外的空地上,全部洒满了铁蒺藜。越过铁蒺藜,就是两重战壕,距离城头高空一百丈,完全进入了匈奴强弓和石机、穿云排弩的射程范围。可以想象,曹军要付出多么惨痛的代价才能填平这两重壕沟。壕沟之后,还有环城百里,宽达三十丈的护城河,水流汹涌而湍急,像巨兽张开大口,随时准备着吞噬人的性命。到了这里,他们还将迎接,头顶的一排排毒箭。见血封喉的毒箭。

战前。

战前,双方指挥官都进行了演说。

我站在城头,面对城内的将士和千军万马,高声道:”大家用不着害怕曹军的优势兵力。曹军渡河远来,粮草必定供应不足,而且,其后方许昌必然空虚。坐镇荆襄的镇南将军刘表,是不会放弃这天赐良机的。还有我军的淮南将士,他们日夜不停地对汝南轮攻,相信,用不了半月,就能打通突袭许昌的路径,将士们,只要我们咬紧牙关,据曹军于城外一月,曹军必败无疑。”

文丑佩刀拔出,厉声道;“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众将轰然应诺,“城在人在,城亡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