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东方的大思维永远是贴合宇宙演变的庞大体系的,不留恋过去,不抵抗未来。

人生何处不是禅?

鹿正康盘膝坐下,神意收归体内。

一团朦胧的黑暗世界里,有如长龙般横空飞舞的内气,盘旋着、行进着,围绕着虚空中的一座庞大山峦。

单是一座山峰,哪怕再伟大也会被岁月抹平,作为孤立的事物,脱离了宇宙演变的体系,就会被遗弃到历史角落的风沙堆里。

佛经里如何形容须弥山的?

须弥山是世界的中心,方形,有八山八海围绕其四周。

作为永恒的天柱,须弥山是一切伟大的象征,也可以引申为坚定的信念。

那么世界的循环是怎么样的?

成、住、坏、空,一方宇宙诞生、发展、衰落、毁灭,当然是逃不过的。

这样哲学性的,模糊化的总结当然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但若以此为根据,说出一些错漏百出的数据来佐证真理,那就颇为可笑了。

前辈们将道理说尽了,那道理就是“说不尽” ,后人偏要将其说尽,创造出一个所谓的严密体系来解释万物本源,这不是进步,而是一次倒退。

夫子说仁,老子说道,释迦说禅,都是一体,他们太过出色,反倒让后来人无路可走,只有假借他们三子的名义谈玄论怪,把神秘引入,将思想变为宗教。

一个宇宙有破灭与新生,万物万理也是等同的,旧的理论不再合时宜,就该尽早取走精华,将糟粕剔去。

鹿正康对未来的佛宗隐约有了规划,前提是他能成为那个说一不二的佛。

但人怎么可能是佛呢?

佛是整个宇宙。

所以他需要做的不是身化宇宙,他只需要比所有人都强,那么他的道理就是佛理。

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悲哀。

限制眼见的,是心。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鹿正康陷入至深的禅定。

再次看到了那因陀罗网,它是上缘的一面属性,代表一切因果演化。

曾经只是稍稍掀起一角,这一次,鹿正康的心念更加强大,也渴盼更多,他探出手,或者说,探出思维,触及这因陀罗网。

刹那的景色变幻如狂流。

华美如起伏的光芒大海泛起粼粼波痕,氤氲如层层叠叠之彩霞迎风化作百鸟。

红尘滚滚,草木枯荣,巨量的色彩急速转换,眼耳鼻舌身意尽皆迷离。

鹿正康感觉自己似乎在移动,似乎又凝滞虚空。

一切感官都在传递混杂的信息,一切都不可相信。

意识也不值得作为度过幻觉的依仗。

只有那冥冥之中的上缘线,牵引着他,慢慢靠近那伟大的存在,他的报身。

终于,一切都消失了,他坠入温暖的怀中。

……

禅定结束,鹿正康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