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万人民币在91年底的大陆意味着什么?重生者林孝智比谁都清楚,在此时一张电影票还不到一块钱,大部分人月收入不到一百块钱,万元户的神话还在发酵的大陆,三百万无疑是一笔巨款。投资、办厂、买楼都足够了,拿来只为一部电影做宣传,所能起到的影响力不是一般的巨大。

一开始,得了林孝智吩咐的郑飞他们还比较谨慎,唯恐手上的钱不够用。毕竟就算在香港那种丹丸之地,现在想要捧红一部电影,宣传一项上没有个几百万的投入根本起不到轰动性作用,更别提大陆有近千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宣传难度远远大于香港。

所以北上之后,郑飞他们一开始搞宣传时非常谨慎,最先联系的都是大陆的一些在沿海省份有些影响力的媒体,不想他们联系的大多数报纸、周刊根本不买账,恰巧那时候大陆正对是否批准引入一部港片试映的讨论一面倒,结果只有沿海寥寥几家媒体看在钱的份上愿意在犄角旮旯的地方给个广告,一直到了邓公开口力撑两岸交流,才扭转了这种困境。

不然虽然耽误了几个月,郑飞等人却没有因此浪费多少钱。原因无它,因为他们也是这时候才发现,在大陆的广告宣传要价实在是太便宜了。

省级知名报纸的首页广告位一天只要三五百,虽然不比豆腐块大多少。省级电视台黄金时段三十秒广告每天竟然只要两三千,长期合作还会更便宜。一见内地现在宣传成本这么低,郑飞虽然不是寰亚最精通广告宣传的高管,但也跟在林孝智身边几年了,耳目共睹之下立刻便动了心思,干脆跟他请示之后亲自找上了北影集团,然后又通过北影高层的关系联系上了央视。

步入90年代时,央视已经不再如同改革之前,只关注时政新闻,财政全靠政府补贴,也开始认识到广告收入这一块了,比如今年里火遍大江南北的小霸王学习机,就是因为央视的广告被全国人民记住。虽然它的广告成本远远高于大陆其他媒体,但比起香港来依旧十分廉价。一番接触之后,央视果断倒在了郑飞祭出的甜枣之下,竟然给他只花一百九十多万,就拿下了一个月的央视午间以及晚上新闻联播跟天气预报结束后一分四十秒的广告时间。

有了央视这个如今在大陆影响力无人能及的宣传渠道在,尽管郑飞他们的宣传费只维持了一个月的这种规模的宣传力度,然而只是这一个月的宣传,却也让大陆不少人记住了有一部名为《黄飞鸿》的香港电影被大陆引进,并且即将在十二月登陆内地影院上映,上海电机厂的职工陈拥军就是其中一个。

看他的名字就知道了,名字里会带上‘拥军爱党’又或者其他几个现在已经是禁忌字眼词汇的,都是生于那动荡的十年前后。陈拥军也不例外,出生于69年的他今年才刚二十出头,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军人家庭。因为爷爷是地主长工,有着三代赤贫这一根正苗红家庭成分的他的父亲得以避开了那场动荡并且参了军,虽然只在部队服役五年就转了退伍,但回到地方后却靠着在部队里学到的一点机械维修的技术给分配到了上海电机厂得到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