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时分,然而位于深圳盐田区某栋商业写字楼内的平安总部却依旧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不得不说,平安董事长马哲是个善于管理的人,他显然是清楚平安比起国企人寿无论资源还是资本上都处于绝对劣势,所以唯有尽一切可能的压缩运行成本,提高职工的工作热情跟积极性,才能生存下来。

“林先生,欢迎莅临我们平安公司视察!”

一身西装在身的马哲看上去精神奕奕,得知林孝智又一次来到了深圳并通知要来公司看一看,正在广州的他立刻便停止了跟一家企业客户的商谈赶了回来,可见对于林孝智这个香港大股东的重视。

此时的平安公司虽说打着民营的大旗,但自成立之初就有着很深的政府背景,之前的几个平安机构大股东不是本地的集体企业就是国营公司,严格说来并不是真正的民营企业。马哲虽然是蛇口工业区总经理兼招商局董事长袁庚钦点的平安公司董事长,但也有不少股东瞧不起他的出身(马哲曾是袁庚司机),虽然明着碍于袁庚的面子没人找碴,但暗地里各大股东都有往平安公司安插高层管理人员。

林孝智入股之后,虽说他也往平安派遣了几名高层监督管理跟财务情况,但几家机构股东的出局让马哲逮着机会赶走了一些人又下放了一批,如今在平安公司内再也没有了异声阻挠他大展身手,所以心里对于林孝智这个不怎么插手公司经营的大股东,还是非常在意的。

注意到平安此时的办公地点,林孝智略有一些诧异,他倒是没想到未来牛气冲天的平安,此时竟然只在一栋七八层的写字楼内占了两层办公区而已,还没有自己的办公大楼。不过转念一想,他又开始佩服起马哲来。

遍数改革后的几十年里,其实中国真得诞生了不少优秀的明星企业。诸如大宝、小护士、中华牙膏、亚细亚、杉杉、旭日、健力宝、崂山可乐等等,这些集团一度发展十分优良,奈何要不管理层思想保守跟不上时代、要不好大喜功盲目扩张、要不乱搞跨行业多元化,最终将一家前途无量的企业,折腾的要不破产、要不被外企收购、沦落成为三流品牌继续挺尸折腾还算是比较好的结果。

平安公司虽然规模谈不上大,但是因为定位非常准确,借助着改革之后国民普遍开始追求对自己身体、财产的危机感,自成立至今已经在深圳本地发展了数万客户,若是算上临近的广东省,恐怕这个数字还能扩大数倍,光是手上握着的保费就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拿来’建一栋或者买一栋商业大厦作为自己的总部绰绰有余。可是马哲却没有这么做,显然是把钱拿来继续扩张跟经营新客户了,难过未来能把平安带到这个国家商业巨无霸的行列中。

一念至此,他也不禁对马哲心生好感,开口十分客气:“马董太客气了,上一次本来说好要来平安看看,临时有事没能成行,这一次我也是收到邓老邀请,顺便过来转转而已。”

他的态度让见惯了港商傲慢的马哲有些受宠若惊,又想起了之前那一次的邀请,不由佩服说道:“上一次华东大水灾,听说林先生您自己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