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因为过分追求艺术及人性解剖,日本电影从此走上了一条错误的重文艺轻商业的道路。步入七十年代随着战后一代日本人的诞生,没有经历过战争跟战后之痛的日本新生代完全无法理解老一辈电影人在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思想跟深意,加之日本轻电子工业的发展令电视机快速普及成为日本家庭必备品。观众的流失及小荧屏的竞争,令日本电影在渡过了70年代最后的灿烂黄昏之后迅速没落,值得一提的是与历史上没落之前的港片一样,这段时间里日本电影也出现了大量的粗制滥造的跟风片,不少日本知名电影人也跟着投入了色/情电影的制作中,一度令辉煌一时的日本电影沦为亚洲乃至欧美小录像厅必备的引客手段。

到90年代后,尽管依仗着资本主义第二强国的强大经济体,日本电影票房每年都能贡献十亿美元以上的总票房。刚刚过去的1991年,日本总票房收入更是高达1506。64亿円(约折合11。589亿美元)。

然而日本票房收入按海外和国产分别统计,国产影片约576亿円,市场份额进为38。23%;相比之海外影片创造了约900亿円的票房收入,港片赫然占到总票房的18。84%左右,仅去年一年日本市场就为港片贡献了284亿円(约2。184亿美元)票房,赫然比之香港本埠总票房还要高出近两成,由此可见日本市场对于港片的重要性。

记忆中,93年之前港片一直占据日本票房的半壁河山。94-95年,好莱坞大片在成功剿灭了欧洲本土电影的顽强反抗之后调转枪口向亚洲袭来,港片在日本影响力迅速锐减到只剩下之前的三四分之一。97年随着《幽灵公主》打响了日本本土片的反击战后,日本政府随后不久出台电影保护法,港片本土也是在这一年彻底被汹涌袭来的美国大片击沉。到了99年之后,伴随着《午夜凶铃》崛起的日本恐怖电影更是反过来侵入香港,成功上演了一出名为‘风水轮流转’的好戏。

令人遗憾的是,尽管《午夜凶铃》等真人电影只为日本电影带来了短暂的辉煌,但日本电影人却成功靠着动画电影成为世界电影界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与之相比,港片则在新世纪到来之后彻底走向了没落,并且随着有才华的老一代电影人的老去再无崛起之日,已经再无回天之力成为了华语电影史上的一段悲凉‘近代史’。

四个小时的航程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林孝智他们在国泰航空公司登上飞机是在上午九点半,一行人在飞机上用了还算可口的午餐,抵达日本的时候,时间已经过了正午。

刚下了飞机走到大厅内找寻片刻,就有一名随行人员发现了几个高举繁体中文牌子等待在那里的寰亚日本分公司的员工,为首一人正是如今已经升任寰亚副总裁郑飞的昔日助手邓元龙,也是一个自新亚时期就跟着他的老人。因为这几年一直都跟在郑飞身边在日本跟韩国来回跑,寰亚去年在考虑成立日本分公司之后,他靠着过去两三年里自学的一口还算不错的日语成为了寰亚日本分公司的负责人。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