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设计侧重点上说起了。新的坦克增加了油箱体积,提高了行程,因此占用了一些车内空间。

所以,新的坦克内装有88毫米口径炮弹66发,比虎式坦克少了21发之多。机枪弹药携带量也略有减少,不过整体上来说,比3号和4号更多。

因为减轻了重量,新的坦克在可靠性能上,比起豹式坦克都要好了不少,因为没有了传动轴和交错式负重轮等多余的重量,所以整车在比豹式坦克防御力提高的同时,做到了故障率降低的极致。

所有的零件更换起来都很方便,只要把炮塔横过来,与车体形成九十度,就可以打开发动机舱并且吊装发动机。

因为在坦克车体后面同时安装了变速箱和发动机,所以维修和包养也很方便。

这辆坦克在后勤方面的优点多得简直数都数不清,毕竟它是全世界第一款将东西方两种未来坦克设计理念集合到一起的怪物!

在兼具了苏联坦克的生产简便的优秀特点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坦克的防护能力,与战车内坦克兵的舒适度。

同时在延续了德国坦克瞄准系统优秀,坦克炮威力惊人的传统,在火力上继续发扬了压制敌人的优势。

“说到火力,想必大家都认识这门大炮88毫米高射炮的反坦克型号……它能确保你们可以击穿任何想要击穿的目标。”军官得意洋洋的继续介绍着这辆坦克。

1940年是一个尴尬的年代,无法用复杂的复合装甲拉开装甲防护上的差距,也无法使用更先进的穿甲弹来挑战坦克的火力极限。

更让人郁闷的是,因为电子技术的局限,坦克的反应时间,瞄准精度,都还没有因为技术储备不同拉开本质上的差距。

所以,1940年的世界主要坦克强国,都无法让自己国家的坦克在质量上完胜自己的对手。

也正因为如此,李乐作为一个穿越者,也无法用现代化手段去改进虎式坦克,让德国的坦克成为战场上一个打一百个的“独孤求败”。

他只能一点点的让德国科学家研究,争取在未来的某一天,让自己的坦克使用上更先进的装甲,与更先进的火控系统。

“正面装甲采用了100毫米厚度的倾斜钢板,可以抵挡任何飞过来的炮弹!”指了指坦克正面的装甲,眼前的军官得意的说道。

这是他最喜欢的部分,也正是这个最终被确定成了100毫米厚度的装甲,给装甲部队带来了对炮兵部队的全面超越。

自从炮兵装备了先进的新式武器追猎者坦克歼击车以来,追猎者坦克倾斜的60毫米厚度正面装甲,就成了德国最厚的防护标准。

现在,德国的装甲部队终于有了一种超越炮兵装甲车辆的武器,这绝对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我的天!100毫米厚度!”听到了军官的介绍,所有人都发出了一声惊叹。

因为很少接触到倾斜的装甲,也不太熟悉跳弹理论,所以能够给这些来学习的士官们带来震撼的,还是真真正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