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灰影闪至闻礼身侧,擒住闻礼的颈。
“殿下!臣心可昭日月!” 闻礼大声道,“臣甘作殿下刀刃——” 猝然哑声。
虽然被封了哑穴,依旧目光坚毅。
“到了青衣坟前,替孤上一炷香。”
随风低应一声退下。
李俨不经意又看了闻礼一眼。
他仍旧神色坚持,纹丝不动。
不知为何,李俨心里突了一下,不假思索地问了一句:“京城可有消息?”
门外几名亲卫面面相觑,推了一人出来讷讷回话:“并无消息……”没头没尾的,也不知太子殿下问的什么消息。
不过确实什么都没有。
李俨沉默片刻,挥退那人,可心底的不安却未退去。
哪里有问题?
是姚十一吗?
……
李俨确实没有抓到姚十一。
甚至在押送姚无忌进京的途中,也没有事先防备的劫囚,平静得好像不存在姚十一其人。
李俨倒也不缺耐心。
姚十一如果要救姚无忌,迟早会出现。
如今不过守株待兔而已。
但心里那丝不安却还是没找到源头。
走到庐阳时,京城来了消息。
李俨听罢,沉默良久,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声:“属实?”
“句句属实!苏四已经暗中离开京城!不知去向!”
“梁王呢?”李俨追问。
“梁王九月中曾回过一次京城,三日后便离京返回太原。”
李俨皱眉。
苏瑾失踪,会与梁王有关吗?
这时,侍卫疾走至门外禀道:“殿下,有人送来一封信!”
信未署名,字迹却很熟悉。
是梁王的字,邀他洛阳一见。
没有署名,那就是私下相邀,或称“密会”。
他漫天过海调兵至江南,如今京里正忌惮着他,再传出密会同样掌兵的梁王,京里会作何感想?
李俨盯着信上的字看了一会儿,突然心中一动,有了决定:“借道洛阳!”
信上说,皇帝对他漫天过海之事异常震怒,梁王愿从中说和,陪他一同进京。
字是梁王的字,措辞也是梁王的语气。
但这封信不是梁王写的。
如果他没猜错的话,信应该是苏瑾写的。
去年,他让人调查陆七的死因,却查出了让人始料未及的真相。
陆七确实不是病死的,是中毒而死。
但给陆七下毒的并不是苏瑾,而是梁王。
而梁王与苏瑾有染。
李俨乍然听闻,既觉得匪夷所思,更想不通其中关联。
即便梁王真的看上苏瑾,可有什么理由要毒害陆七?
直到这封信送来,他突然明白了。
以梁王之尊,选择悄无声息、掩人耳目的谋害,可见不愿旁人发现陆七身上的秘密。
关于梁王,或者关于苏瑾的秘密。
陆七是苏瑾的妻子,她所撞破的多半是苏瑾的秘密。
比如,苏瑾是女人。
如果苏瑾是女人,那很多事就有了眉目。
兴和十三年,他到吴县后不过数日,苏瑾也借着燕国夫人大寿来了,六月到九月,在陆家一住就是四个月,离开的时机,正是闻礼透漏池长庭计划之后!
也难怪姚无忌一点也不急,因为他的心腹死士,他倚重的养女姚十一,已经在京城布好了局!
甚至勾结了梁王!
马上眺望,前方平川万里,城郭耸立,是东都洛阳在望。
视野尽头已有人影出现。
李俨忽然有些兴奋。
终于为她报了父仇,她得知后会是如何反应?会笑还是会哭?会不会多写几个字在花间叶上?
今年池长庭的祭日,他是不是可以陪她一起拜祭,以仇人血告祭在天之灵?
她出孝后,是不是可以定下婚期?她会不会满心欢喜绣着嫁衣?
洛阳之后,以他的功勋声望,再无人可阻他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