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意思是……”

“即便我们承认吴铁生的山东政权,也无法改变事实,更不可能在大战爆发之后为吴铁生提供足够的支持。相反,如果吴铁生的山东政权得到了我们的承认,不但会成为其他军阀的眼中钉,在大战期间还会遭到英法等国重点打击。如果我们输掉了大战,吴铁生政权的结果就不重要。关键是,如果我们打赢了大战,而吴铁生没有坚持到战争结束的那一天,那就得不偿失了。”

“这么说,你不主张我们承认山东政权?”

“陛下,我们支持山东政权,不一定要承认它。”

“你是说……”

“对我们来说,扶持吴铁生政权的最终目的是在战后控制远东地区,或者是与新成立的中国建立友好关系,从而获得中国的市场、资源与劳动力。”冯承乾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为此,我们没有必要急于承认吴铁生政权,而是应该给予实质性的支持,比如提供军火。考虑到大战期间,英国将会对我们进行海上封锁,所以我们得尽快让吴铁生获得自行生产军火的能力。”

“可是……”

“当然,这么做肯定有风险,毕竟吴铁生不是帝国臣民,等他发展壮大,不见得会为帝国利益着想。只是在短期内,我们别无选择,必须尽快做好这些事情。事实上,大战爆发更能巩固我们在远东的势力。”

“为什么?”

“在中国民众眼里,最大的敌人不是英国、也不是法国与俄国,而是一直妄图蚕食与吞并中国的日本。”

“你的意思是……”

“如果吴铁生能够打出抗日旗号,肯定能得到民众的拥护与支持,就算现在还是地方军阀,今后也有可能统一全国。”

德皇没有开口,因为他知道这么做有什么后果。

“当然,我们必须加强对吴铁生政权的控制力度。比如在帮助其获得军火生产能力的同时,严格限制其扩大生产规模。总而言之,只要吴铁生依然需要帝国提供的军火,就不会与帝国对着干。当然,看得再长远一些。等到我们打赢了这场战争,有能力帮助吴铁生统一全国的时候,他也不会与帝国对着干。”

“看来,你考虑得很周到。”

“陛下……”

“你提到的这些,我都考虑过,只是暂时还没有做出决定。虽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是我们得考虑另外一种情况。”德皇笑了笑,说道,“如果我们不支持吴铁生,日本肯定会在大战爆发之后,出兵夺取由我们控制的山东半岛,而吴铁生也将成为众矢之的。就像你开始说的那样,大战爆发后,我们无法与远东地区建立联系,也就无法向远东派兵。要想守住山东半岛,就只能依靠吴铁生。设想一下,如果吴铁生战败了,我们能够得到什么,或者说将损失什么?”

“这……”

“不管吴铁生今后何去何从,现在他离不开我们,我们也少不了他。”

“陛下的意思是……”

“你已经说得很透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