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英国最需要的也是美国海军。

九月十五日,美国海军就成立了“欧洲分舰队”

只是,此时能够左右战局的,并不是美国海军。

九月十八日,鲁登道夫发起了代号“巴黎行动”的进攻战役,在凡尔登与索姆河地区投入了二百四十个师。

事实上,这次进攻行动原本安排在十月初,等于提前了半个月。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德军的最大问题。

要知道,在一场投入二百四十个师、动用三百多万兵力的大规模会战中,前期的准备工作直接决定了会战的结果。提前半个月发动进攻,等于很多前期准备工作,特别是物资转运与储备工作都没有到位。

由此,导致了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即德军的进攻后期乏力。

打到十月初,德军已经在凡尔登地区向前推进了五十公里,在索姆河方向上也围歼了近五十万法军。

问题是,德军进攻乏力的问题已经显现了出来。

十月四日,借回柏林向德皇说明海军作战计划的机会,冯承乾找到了同样回柏林述职的鲁登道夫。

“你是说,现在就停下来?”

“元帅,你应该明白,继续打下去,我们根本得不到什么。”冯承乾稍微停顿一下,又说道“我明白,你不好亲自提出来,因为在这个时候叫停,等于放弃了原定计划,没办法向陛下交代。但是,我们更得明白一点,如果不在这个时候停下来,趁前线部队还能调整的机会改变战术,最终绝对不是向陛下交代那么简单,而是让成千上万、甚至是上百万的帝国将士陷入绝境。”鲁登道夫没有开口,他现在已经是帝国陆军元帅了。

“元帅,你得想明白,我们需要的是最后的胜利,需要的是尽快击败法国,而不是在击败法国之前,让我们的将士去送死。”

鲁登道夫长出口气,说道:“你说得有道理,只是”

“如果你不方便,我可以替你向陛下提出来。”

“这……”

“当然,如累我们及时调整,在年底之前,依然有机会击败法国。”鲁登道夫的眉头跳了几下,显然冯承乾这句话说到了关键上。说白了,鲁登道夫最担心的就是失信于德皇。

“关键就是,我们能不能把握住这次机会。”

“你的意思是……”

“我这里,有一份详细的统计数据。”冯承乾从包里掏出了一份文件,放到了鲁登道夫面前。“你仔细看看。”

“这是……”鲁登道夫扫了一眼,就明白了过来。

这是一份战争损失文件,而且是法国的战争损失文件。

打了两年多,仅由德军统计的法军战死、被俘的就超过了三百五十万。如果把没有统计到的算进去,法国在这场战争中已经牺牲了五百万人。

这是个什么概念?

当时,法国的总人口也就只有五千万。

也就是说,损失了十分之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