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

日军登陆釜山的时候,就遭到了中国空军的袭击,只是损失并不大,主要是航空战队为登陆部队提供了强有力的防空掩护。问题是,航空战队不可能一直在登陆场活动,而且舰载战斗机也不可能持续出动。可以说,只要航空战队撤走,登陆釜山的日军就难以动弹,甚至难以组织起有效防御。

到七月底,中国部署在朝鲜、以及用在朝鲜战场上的作战飞机已经超过一千架。

显然,这是日军办不到的。

日本没有成立空军,其岸基航空力量全部归属于陆军航空兵,总共只有不到两千架作战飞机,其中战斗机只有六百架,剩下的也主要是战术轰炸机。这些日机都存在一个致命的问题:航程太短。当时,只有“零”式战斗机有足够的航程,能够从日本本土起飞前往朝鲜上空作战。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航空战队,登陆釜山的日军根本得不到有效的空中掩护。

至于空中支援,就更加不可能了。

结果就是,到七月底,二十万日军依然盘踞在釜山地区,并没有按照日本陆军军令部策划的那样向北推进。

与欧洲战场不同,朝鲜是一个以步兵为主的战场。

原因很简单,朝鲜既没有供机械化部队通行的道路,地势又崎岖不平,根本不适合装甲部队作战。

当然,日军也没有多少坦克战车。

有趣的是,中国陆军的入朝部队也没有多少装甲力量,数量最多的是配备了机关枪的轮式装甲车。

朝鲜战局的关键不是看谁投入的地面部队多,而是谁掌握了制海权。

要知道,就算中国与朝鲜相邻,运输也主要走海路。如果靠地面运输,根本无法支持二十五万作战部队。日本更是如此,如果没有海运,登陆釜山的日军就将成为瓮中之鳖,别说占领朝鲜,能够守住釜山就不错了。

这下,问题来了。

朝鲜西面的黄海在中国海军掌握之中,而东边的日本海是日本海军的天下。

虽然在中国空军的威胁下,日本舰队不敢从日本海北上,甚至不敢过于靠近朝鲜,但是中国舰队也无法进入日本海,谈不上夺取制海权。

这样一来,朝鲜海峡、即对马海峡成为了双方的分界线。

显然,日本舰队不会到黄海挑战中国舰队,而中国舰队也不会冒险进入日本海。

问题是,这种僵持局面对中国不利。

原因很简单,日本的船只正通过朝鲜海峡,把兵力与物资送往朝鲜,入朝日军的实力正在不断增强。

如果不能打破这个僵持局面,朝鲜战局肯定会恶化,到时候中国陆军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才能击败登陆朝鲜的日军。

更重要的是,这必然会使中日战争延长。

正是如此,冯承乾才回到青岛,决定用行动打破僵局。

只是,摆在冯承乾面前的是一个大难题。

“直接进入朝鲜海峡肯定不现实。”鲁志刚早就知道冯承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