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是绰绰有余。

更重要的是。顾祝同派出了足够多的护航战斗机。

二十分钟内。所有战机都已升空。

此时, 已经是四点四十分左右了。

大概一个小时二十分之后,也就是六点左右,攻击机群就将追上第31舰队。攻击结束的时候差不多是六点三十分左右,而攻击机群还需要花上大约一个小时。才能够返回第一战斗舰队。

也就是说,攻击机群返航的时候,天sè已经暗了下来。

这个时候,顾祝同在考虑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有没有必要再出动一支攻击机群,确保彻底干掉第31舰队。

如果马上行动,下一支攻击机群能够在四点五十分之前出发,因此返回的时候差不多是夜间八点。关键就是,驾驶这些战机的飞行员能不能在夜间降落,以及在夜间降落会不会产生危险。

顾祝同有点犹豫,毕竟这是在让飞行员冒险,而舰队里最有价值的就是飞行员。

此外,还有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即第一战斗舰队里没有俯冲轰炸机了,剩下的全是鱼雷攻击机。

如果第一轮攻击没有收到效果,那么让鱼雷攻击机在傍晚发起第二次攻击,同样不会有好的结果。实战早就证明,鱼雷攻击机单独发起攻击的成功率非常低,只有与俯冲轰炸机协同作战,才能收到较好的战果。

问题是,所有俯冲轰炸机都已出动,而执行侦察任务的俯冲轰炸机要到五点之后才能返回。如果等待这些俯冲轰炸机返回,那么还需要半个小时为其装载燃油与弹药,发起攻击的时间在五点半之后,到达第31舰队上空的时间在七点左右,而此时天sè已经变暗,显然不利于攻击。

不等待的话,攻击效果又好不到哪里去。

也就在这个时候,卓宇凡提出了一个建议,即用舰载战斗机执行轰炸任务,顶替俯冲轰炸机的角sè。

“海鹰”在设计的时候就考虑过做为轰炸机使用,只是并非专业轰炸机,即没有配备轰炸机上才有的一些设备,比如轰炸瞄准仪。在执行轰炸任务的时候,“海鹰”同样能够携带五百公斤级炸弹,且作战半径不低于六百公里。只是,“海鹰”适用的轰炸方式是低空水平投弹,而不是俯冲投弹。

只是,顾祝同别无选择。

五点不到,第一战斗舰队开始出动由二十架“海鹰”与三十架“塘鹅”组成的第二支攻击机群。

二十架“海鹰”全都挂上了一枚五百公斤级航空炸弹。

这次,顾祝同没有安排护航战斗机。一是他已经派不出更多的战斗机了,能够在五点之前升空的“海鹰”全都挂上了炸弹。二是没有必要安排专门的护航战斗机,“海鹰”在丢掉炸弹之后就能执行护航任务。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时间。

如果让正在巡逻的防空战斗机返航执行护航任务,那么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为这些战机补充燃油,攻击机群的出发时间将推迟到五点十五分之后,也就不可能赶在天sè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