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此外,双方还通过其他方式,想方设法的增强在军事与政治领域的互信与合作比如,在一九四二年初,中德陆军就互派了军事顾问团,以此增强军事协作能力又比如,在一九四一年底,中国向德意志第二帝国派遣了数千名飞行员,参与了对英轰炸行动做为回报,德意志第二帝国则向中国派遣了一批潜艇官兵,向中国海军传授破交作战的经验

只是,这些合作,并没有掩盖住中德之间的矛盾

最突出的,就是在中国向欧洲派遣远征军的问题上

早在一九四零年底,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陆军总参谋长就主动提出,希望中国在一年之内向欧洲派遣一支规模不低于五十万的远征军,主要协助德军在东线作战当时,德军在东线打得并不顺利可是到了一九四一年底,也就是约定的一年到期的时候,德意志第二帝国拒绝了中国的援助,提出中国陆军没有必要派遣远征军赴欧作战,只接纳了中国陆军提供的轰炸机飞行员

可以说,这件事情,让中国陆军很没面子

要知道,在德意志第二帝国陆军总参谋长提出要求之后,吴铁生就很上心,甚至专门聘请了一批回国德侨,还组建了语言培训班,从陆军中jīng挑细选的选拔了五十万官兵,让其分批次接受了基础语言培训,而远征军中的军官,要么是归国德侨,要么是归侨后裔,都有着较好的语言基础

为此,中国陆军也花了不少经费

在装备上,远征军也比其他部队高一级,不但配备了清一sè的德械,甚至在训练的时候使用的就是正式装备

要知道,当时中国陆军的训练营里使用的都是装备模型

可见,当时中国高层非常重视这件事

可惜的是,在远征军完成了组建、训练与组织工作之后,德意志第二帝国却以东线战况不再吃紧为由,拒绝了中国提供的援助

有趣的是,到了一九四二年年底,在攻打莫斯科的作战行动受挫之后,德意志第二帝国陆军总参谋长再次提出,希望中国能够及时派遣远征军虽然这个时候,派遣远征军变得加便利,即不再走陆路,而是经海运到达埃及在红海的港口,然后经地中海前往意大利,再前往德意志第二帝国但是吴铁生却明确表示,中国陆军在大陆战场上也非常吃紧,而且还得参与澳洲的作战行动,因此没有多余的兵力可用,远征军也仅剩下了由不到一百人组成的司令部,其余人员均已补充给了各支作战部队说白了,就是中国陆军无法在短期内向欧洲派遣远征军

事实上,当时远征军并没解散,只是规模缩小了一些,总兵力在二十万左右

结果就是,直到一九四三年中期,在德意志第二帝国启动了攻打英国本土的作战行动之后,吴铁生才答应派遣远征军赴欧作战,并且在三个月之后,由海运把中国陆军欧洲远征军的第一个师送到了埃及

当然,吴铁生肯派出远征军,不是想染指英国

说白了,英国对中国的意义,就像澳大利亚对德意志第二帝国一样,在军事与政治上都没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