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爆发前,美国海军就装备了两种不同的十六英寸穿甲弹,即用于近战的轻弹与用于远战的重弹在战术使用上,轻弹适合用来攻击敌舰的侧舷,而重弹则主要用来打击敌舰的水平装甲

根据中国海军利用缴获的美舰做的测试,MK6型十六英寸舰炮在发shè轻弹时,能在一万五千米的距离上打穿四百二十毫米的表面渗碳装甲钢板,而且在采用了合适引信的情况下还能贯穿两道水密舱壁

显然,这个穿甲能力大大过了实战需求

只是,并非所有的十六英寸轻型穿甲弹都能够达到这样的穿甲能力说白了,达到这个穿甲能力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在中国海军做的数百次测试中,只有一枚十六英寸轻弹达到了这个穿甲能力如果按照战时的标准,即穿透概率为百分之五十的话,MK6型舰炮发shè十六英寸轻弹的穿甲能力在三百七十毫米左右

显然,发生在“俾斯麦” 号上的就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当时,击中“俾斯麦” 号尾部右侧的那枚十六英寸穿甲弹肯定打穿了三百二十毫米厚的主装甲带,随后贯穿了两道水密舱壁,最终击穿了主炮弹药库的侧面装甲,然后在主炮弹药库内爆炸

从破坏情况来看,炮弹肯定是在存放发shè药的底层舱室内爆炸的

可以说,没有任何一艘战舰能够承受得住这么猛烈的打击要知道,“俾斯麦”号的尾部主炮弹药库负责向两座主炮炮塔供弹,存放的发shè药过了一百吨,而当时的剩余量肯定在五十吨以上

五十吨炸药突然爆炸,“俾斯麦”号不沉才是怪事

当然,“俾斯麦”号迅沉没,也与其设计上的问题有关

在防护设计上,“俾斯麦”号极为重视纵向防护,舰体水线以下部位,由十二道与中轴并行的隔舱分割开来,形成了十三条水密区域问题是,其横向防护设计就很不理想,仅分成了十三个主要隔舱要命的是,连接这些主要隔舱的水密门的设计也不够合理,而且肯定存在质量问题

事实上,最主要的还是重

别忘了,“俾斯麦”级是德意志第二帝国建造的第一艘后条约型主力舰也就是说,其初始设计始于条约时代,因此其最初的设计排水量只有三万五千吨,而建成时的标准排水量高达四万一千吨

也就是说,“俾斯麦”级在建成的时候,比初始设计增中了百分之十二

问题是,“俾斯麦”级的舰体结构根本就没有在后期设计中做太大的改动,毕竟这么做的话会导致设计工作量成倍增长,从而使设计时间大幅度延长,而帝国海军根本不可能等上几年再建造快战列舰

由此就导致了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即“俾斯麦”级的储备浮力严重偏低

在建成之后,这个问题就暴露了出来,即在试航的时候,如果达到满载排水量,其干舷高度比海军的最低要求还低了一米多,造成舰面严重上浪,对四座主炮炮塔、特别是设置在水平甲板上的两座炮塔的影响非常严重

按理说,应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