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持续到了五月份。

只是,变故也在五月份到来。

五月七rì,伊朗伊斯兰大学。即前伊朗国立大学的学生包围了中国大使馆,要求交出几名到大使馆申请政治避难的伊朗官员。特别是前伊朗zhèngfǔ内政部的一名高官,而这名高官涉县在一九八零年的学生运动中下达了镇压命令,而在这场学生运动中,有数百名伊斯兰学生丧生。

这下,局势骤然紧张。

受国内氛围影响,伊朗当局非但没有驱逐包围中国大使馆的学生,反而公开支持学生的正义行为。

结果就是,学生的示威行动立即演变成了冲突。

五月七rì夜间,中国外交部正式向伊朗当局发出照会,要求伊朗为中国驻伊外交人员提供二十四小时的撤离时间,并且负责护送中国外交人员前往德黑兰国际机场,而中国将安排一架专机接走外交人员。

显然,这是合情合理的要求。

外交人员拥有外交赦免权,而且使领馆为所属国的领土,任何一个国家都有义务为他国外交人员提供安全保护。

要知道,在国际法中,攻击外交人员与外交场所就是开战行为。

对此,伊朗当局心里也非常有数。

更重要的是,刚刚建立的伊斯兰政权显然不希望立即引发外来战争,而且也没有能力抵抗外来战争。

别忘了,中国为了撤侨,在海湾地区部署了数十艘战舰与数百架作战飞机。

只要中国当局下达命令,这些中**队就能立即向伊朗发起进攻,让伊朗为其愚蠢行为付出代价。

此外,在伊朗国内、乃至在伊朗伊斯兰军队中,仍然有少数国王的支持者,而巴列维已经逃到中国。也就是说,如果中国决定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那么伊朗国内的国王支持者必然为中**队提供支持。

在经过数个小时的紧急磋商之后,伊朗当局答应安排军队护送中国外交人员前往机场。

只是,变化比计划快。

五月八rì清晨,保卫了中国大使馆的伊朗学生冲破了大使馆围栏,拘押了包括大使在内的所有中国外交人员。

随后,那名涉嫌在镇压中杀害学生的伊朗官员在大使馆的花园内遭到枪决。

这下,事态变得不可收拾了。

当天下午,中国总统就命令驻海湾地区的军队进入最高战备状态,责成总参谋部制订打击伊朗的作战计划。

稍晚一些,中国外长通过中立国,向伊朗当局下达了最后通牒。

这就是,伊朗当局必须在二十四小时之内,释放遭到扣押的中国外交人员,并且把肇事者交于中国处置。

显然,这是一个合情合理的要求。

按照国际公约,中国在伊朗的使领馆是中国的领土,而不是伊朗的领土,只有中国zhèngfǔ才具有管辖权,因此在使领馆的范围内适用中国的法律,而不是伊朗的法律,因此冲击使领馆的伊朗人违背的中国的法律,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