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甚至不需要自卫能力。其主要任务就是充当巡航导弹的载机,运载巡航导弹在离敌国一千公里的地方巡逻,在接到命令之后,把携带的巡航导弹投shè出去。

说白了,一架经过改装的运输机就能成为巡航导弹载机。

显然,这意味着空军没有任何理由耗费巨资去研制xìng能先进的轰炸机,甚至没有理由保留已有的轰炸机。

要知道,轰炸机的飞行费用比运输机高得多。

即便是以皮实著称的H-56,其每小时的飞行费用都是当时大型运输机的三倍,维护费用为大型运输机的四倍。

事实上,有人走得更加极端。

当时中**方的一些年轻军官认为,与其保持规模庞大的轰炸机群,不如在敌国附近建立巡航导弹基地。

所幸的是,这种极端观念不可能得到中国zhèngfǔ采纳。

关键就是,如果在敌国附近建立巡航导弹基地,还不如直接部署弹道导弹,因此巡航导弹本身也就没有了存在价值。这样一来,问题又饶了回来,即以巡航导弹废除轰炸机,然后用弹道导弹废除巡航导弹,最终使中国的战略威胁力量完全依靠弹道导弹,而这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问题是,巡航导弹的出现,确实降低了轰炸机的存在价值。

最为受伤的,显然就是H-82。

原因很简单,在同样使用巡航导弹,而且以战略威慑为主的情况下,H-82的实际作战效率是低于H-56的。这就是,两种轰炸机的内部弹舱容积相同,携带的巡航导弹数量完全一样,而H-82的结构重量更大,因此在执行作战半径相同的打击任务时,H-82的作战费用高于H-56。更要命的是,H-56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而且装备规模巨大,在装备与维护等方面早已形成规模效应。

显然,对中国空军来说,用H-82取代H-56执行战略打击任务,没有半点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正是H-82在空军中遭受冷落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然,轰炸机不仅仅用于执行战略任务。

多次局部战争已经表明,轰炸机除了是携带核武器的战略打击平台之外,也是非常理想的常规打击力量。比如,H-56的单机投弹量相当于十五架J-66在正常情况下的投弹量,而出动一架H-56的费用与维护成本,显然要比出动十五架J-66高得多。即便在大量使用jīng确弹药的情况下,轰炸机巨大的弹药运载与投掷能力依然拥有巨大的实战价值,是远优于战术飞机的打击力量。

问题是,H-82的常规打击能力也比比H-56高多少。

虽然H-82的最大载弹量在理论上远超过了H-56,但是除了极少数时候,轰炸机都不可能以最大载弹量起飞,而且随着jīng确制导弹药的大规模使用,弹药投掷能力已经不是衡量打击能力的主要指标了。说白了,如果投下一百枚炸弹只有一枚命中,那与投下一枚炸弹直接命中根本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