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时粮食增产, 将士们也不怕吃不饱了。”

蒙古骑兵最大的特性就是机动灵活, 所以大禄务必要稳扎稳打,缓慢推进,打到哪儿,工事就修到哪儿,争取咬到嘴里的,都能吞下肚。

有了铁路源源不断的运输,有高产作物努力生长,粮草和工程材料供应的难题就能缩减大半。

欧阳青点头,“如此,头一个难题就算过了。”

至于蒙古骑兵的精锐,这个没办法,因为实力是独立且客观的,想要打败对方,不可能寄希望于对方变弱,而应该想办法让自己变强。

说到这里,欧阳青就忍不住叹气,一边叹一边垂涎三尺,“蒙古马啊,那是真好……”

自从唐朝覆灭,中原汉人失去了北方辽阔的草场和马场,马匹就只能依靠外部引入。

但骑兵都不成样子了,大家的注意力便都放在那些高大挺拔的漂亮马上。

说得不好听一点,现在大禄朝半数以上的马,都不适合在蒙古打仗!

欧阳青真的太馋蒙古马了。

蒙古马体型矮小、不挑食,饭量差不多是他们这些高头大马的一半,而且极其耐寒耐旱,能忍受零下40度的严酷低温,关键时刻骑手还能缩在马腹下取暖。

且耐力极佳,完全就是为了蒙古那片战场而生的战争机器。

其实大禄也曾引进过蒙古马,但南橘北枳,一旦蒙古马脱离了那个环境,与本地马杂交,它们的后代就会逐渐丧失原有的优势,所以一直被人卡脖子。

那么问题来了:

不打下蒙古,就永远不能复刻昔日汉唐铁骑横扫的盛况,但是想打下蒙古,就得先过了蒙古马这一关。

非常矛盾且残酷的死循环。

“对了,子归啊,”欧阳青端起茶盏灌了几口,朝他抬抬下巴,“前儿你同我说有点想法,这会儿也别藏着掖着了,都在,说说吧。”

他可太好奇了!

“好!”秦放鹤也不卖关子,取了一张图纸来铺开,用粗针固定在大屏风上,“这个,我曾于某本古籍残卷中受到启发……”

话音未落,以金晖为首的众人就纷纷眯起眼睛,满脸写着不信。

啧啧,好生熟悉的借口!

秦放鹤:“……”

这群牲口!

倒是那两位匠人心无旁骛,瞬间被图纸吸引了全部心神,“秦侍郎,这是新式轰天雷么?”

“不不不,”刚说完,另一个匠人便道,“没有引线,不是轰天雷。可又有火石、炸/药,难不成,还能自己打火?”

专家就是专家,一个照面就看出关键所在,秦放鹤笑道:“虽不全中,亦不远矣!”

当下火器仍处于初步发展时期,种类少、威力小、限制多。而战场上应用最多的,就是匠人们口中说的轰天雷,可以视为初级火/炮。

但火/炮这种武器,最适合大规模厮杀,丢入密集敌阵中,杀伤力才能发挥到最大。

然而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