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出来,组成单独的特混舰队,或者是跟第42特混舰队,也就是原来的本土舰队合并到一起,负责拦截与阻击纽兰海军的战列舰编队,在前方充当盾牌。

白止战觉得有必要,刘向真觉得没有必要。

关键就是防空掩护。

不是说刘向真怕死,而是两人的处境不同。

不要忘了,顶在前面的是第21特混舰队。

哪怕纽兰海军收到第41特混舰队出港的消息,而且知道是由白止战坐镇指挥,在发现第41特混舰队前,也会重点照顾第21特混舰队,在参战之后立即集中力量干掉第21特混舰队。

换个角度,第41特混舰队没有参战,纽兰海军反到不会拿第21特混舰队开刀。

为了一举打垮帝国海军,歼灭更加有威胁的第41特混舰队,纽兰海军肯定会以雷霆之势干掉第21特混舰队。

可见,刘向真几乎承受了所有的压力!

就算他能做到视死如归,也不会拿上万名舰队官兵与两艘航母去冒险,那就很有必要带上快速战列舰。

刘向真的本意,是希望把四艘升格的快速战列舰全都编入第21特混舰队。

在推测交战过程的时候,刘向真就反复的强调,一艘快速战列舰无法为航母提供全方位防空掩护。在高强度的海战当中,至少要两艘防空战舰,最好是四艘,才能组织起严密的防空火力网。

白止战的处境恰好相反。

只要隐秘进入战场,那么在参战之前,第41特混舰队暴露行踪的概率并不大,能一直保持隐蔽。

在发起突击前,白止战不需要考虑遭到打击的问题。

如果突击得手,同样不需要考虑。

要是突击失败,对深入敌后,而且是孤军作战的第41特混舰队来说,有没有快速战列舰的掩护,恐怕都是一个样。

正是如此,白止战才觉得带上那几艘“武州”级重巡洋舰就行了。

此外,根据六局提供的相关情报,纽兰海军舰载航空兵的战斗力,最多跟开战时的狭夷海军相当,其舰载机的性能不算先进,主力鱼雷攻击机甚至不如97舰攻,跟最初几个批次的“飞鱼”差不多。

果真如此,那么纽兰航母的攻击力就不会太强。

考虑到“哮天”的性能远远超过“台风”,可以说是当今最强悍的舰载战斗机,还有防空雷达提供的帮助,舰队防空作战的压力不会太大,至少没有严重到缺少了快速战列舰就无法生存的地步。

此外就是,在拦截运输船队的问题上,白止战与刘向真也有分歧。

这是战术选择上的分歧,不存在方向性的问题。

按照白止战的意思,先把运输船队放进来,在离狭夷本土较近的海域决战,尽可能远离管岛等纽兰海军控制的岛屿。刘向真觉得太过冒险,狭夷皇国还没有战败,在本岛的北部与北岛还有一些像96式陆攻这样的远程攻击机,因此最好在远海作战,不要过分的靠近狭夷本土。

用刘向真的话来说,在与纽兰舰队决战的时候,没法分心应付来自身后的威胁。

至于管道、霍瓦依群岛与阿留群岛上的远程航空兵,因为西北东望洋足够广袤,威胁反而不太大。

有分歧很正常,关键是,两人没因此相互掣肘。

至于战术上的分歧,那是海军的事情,回去后再做解决。

在主要的战略,第21特混舰队与第41特混舰队分头作战的事情定下来后,薛远征带着两人返回会议中心,对这次全体会议做了一个了结,然后就宣布散会,让与会人员回去后加紧做准备。

只是,薛远征没有放白止战离开。

开会之前,薛远征就提醒白止战,让他在会议结束后留下来,说是还有很重要的事情跟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