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队分开行动,就必须严格执行作战计划。

把作战计划定死了,完全没有灵活性,那么在遇到需要当机立断的意外情况时,很有可能让局面失控。

打到现在,帝国海军早已摒弃战前那一套,不再强调战前的计划,赋予前线指挥官更大的决策权。

要说的话,帝国海军连续打赢了几个对手,就是靠前线指挥官的灵活多变。

如果一切都要按照计划进行,什么都死搬硬套,帝国海军早被打败了。

那么,只能让2支特混舰队联合行动,离得不太远,至少得在远程语音电台的工作距离之内。

这么一来,双方旗舰的间隔距离也就是100到200千米。

这个距离,没有什么隐蔽性可言。

按照推演结果,不管是哪支特混舰队暴露行踪,被敌人的侦察机发现,另外一支特混舰队都很有可能遭到攻击。

在理论上,4艘舰队航母有可能同时遭到打击!

哪怕出现最糟糕的情况,4艘航母被击沉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是4艘航母受创并丧失战斗力的可能性并不低。

其实,只要有2艘航母遭到打击,攻打中转岛的行动就会以失败收场。

在几次战术推演中,无一例外的,全都是因为使用长波电台导致舰队行踪暴露,随后就遭到打击。

毫无疑问,这是白止战所无法接受的。

正是如此,周涌涛提出带上2艘专职旗舰。

这个提议点醒了白止战。

那两艘旗舰在年初才交付给海军,因为安装的电子设备太多,很多是最新型号,可靠性不高,而且存在相互干扰的问题,所以一直没通过海军验收,一直在旭海进行相关的改进与测试。

关键就是,这两艘旗舰从来没有上过战场。

白止战想到的,不是要给舰队司令部换个地方。

至少从个人的角度出发,白止战对“行省” 级是非常满意的,舰队司令部的官兵也没有什么怨言。

不管怎样,跟“帝都” 级与“龙江”级比,“行省”级的空间不是宽敞了一点,而是宽敞了许多。

按照他的设想,这两艘旗舰的主要价值是用来进行战术欺骗,让纽兰海军无法准确判断出帝国海军的意图。

办法,其实很简单。

两支特混舰队之间的沟通联络由两艘旗舰承担,而且不定期更换电台,让纽兰海军无法通过信号特征判断战舰型号。

换句话说,纽兰海军肯定无法立即认定发出无线电信号的是2艘专职旗舰,更有可能判断为多艘战舰。

此外就是,频繁的进行沟通联络。

用白止战的话来说,这两艘专职旗舰,能够冒充数十艘战舰,从而让纽兰海军完全摸不到北。

谁会相信,帝国海军会派几十艘战舰,大摇大摆的去攻打中转岛?

哪怕纽兰海军断定那是2艘专职旗舰,也不会联想到帝国海军的特混舰队。

道理也很简单,那2艘专职旗舰还没有正式服役呢,因此就算被临时征用,也肯定不会充当舰队旗舰使用。

不管是白止战,还是其他某个舰队司令官,都不会把自己与司令部官兵置于一艘没有经历过战火考验,甚至没有通过军方验收的战舰之上,哪怕需要忍受狭窄的空间,以及各种各样的麻烦。

其实,纽兰海军未必知道那2艘专职旗舰。

按郑江明所说,外界一直认为“秦岭”级是快速战斗支援舰,保密级别非常高,也很少对外宣传。

再退一步,哪怕纽兰海军由此推测出,帝国海军的2支特混舰队正开赴中转岛,也可以让2艘专职旗舰脱离舰队来引开纽兰海军的注意力,让特混舰队保持隐蔽,至少避免2支特混舰队同时被攻击。

只是,这个办法是否行得通,那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