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就能够把击落概率提高到84%。

针对导弹防御,这个击落概率已经足够了。

正是如此,在完成验收之后,陆军抢先订购了一批,并装备主力部队,应付日益严重的弹道导弹威胁。

有趣的是,帝国陆军其实一向不重视弹道导弹。

归结起来,无非是帝国陆军从不欠缺火力支援。除装备大量火炮与火箭炮,还有一千多架武装直升机,而且随时能够获得空军与海军支援,根本就不存在需要用弹道导弹来进行火力支援的必要。

至于战役级的火力突击,更加轮不到弹道导弹。

空军有那么多的轰炸机,还有数千架攻击机与多用途战斗机,而在传统战术中,全都用来执行战役级突击任务。

按照职能划分,空军战术航空兵本身就是为陆军存在的!

在帝国空军的编制体系当中,根本没有弹道导弹的位置。

不受重视,也跟弹道导弹的作战效率有很大的关系。

虽然在波伊战争的后期,帝国陆军完成了具备末端自导能力的中程弹道导弹的测试,而且各项性能都达到与超过了设计指标,比如命中精度高达50米,战斗反应时间最短能控制在5分钟之内,但是到最后,陆军还是没采购,而是在支付了相关的研制费用之后,将其当成了技术储备。

关键就是,效费比实在是太低了。

这种绰号“山火”,最远射程达到1400千米的中程弹道导弹,就连批量采购的单价都高达350万金元,而且是新历130年的币制,相当于现的1600万,差不多是同射程巡航导弹的20倍。

“山火”的性能再先进,作战效率也肯定无法达到巡航导弹的20倍。

用陆军将领的话说,只有欠缺有效的火力打击手段,才会把效费比低得吓人的弹道导弹当杀手锏。

当然,这也是实话。

当今全球,实力最强大的梁夏军队与纽兰军队,都没大规模装备弹道导弹。

以迢曼帝国为首的西陆集团,确实有大量弹道导弹,而关键就是,西陆军团确实欠缺有效的打击手段。

对众多二流与三流国家来说,那就更加如此了。

在两伊战争中,弹道导弹的军事价值获得证明。

不过,严格说起来,只能算反证。

在进入到战略僵持阶段之后,因为双方欠缺突破对方防线的进攻手段,又不愿意接受无法取胜的既成事实,只能把注意力转移到战线后方,妄图通过打击对方的非军事目标让对方屈服。

最初,双方还主要依靠空军。

可惜的是,面对逐渐完善的防空体系,传统的突防战术根本就是送死,战损率高得让双方都无法承受。

在这个背景下,双方都把目光转向了弹道导弹。

虽然效费比非常低,但是不存在被击落的问题,更不需要担心飞行员伤亡或者是被敌人抓获。

在这短短的几年里,交战双方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