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简单,受地球曲率影响,即便是性能先进的相控阵雷达,对超低空目标的探测距离也很有限,一般都不会超过40千米。相对的,防空雷达对高空目标的探测距离往往有数百千米。

这样一来,就需要一种能够探测到低空目标的系统。

要说的话,帝国海军当初发展舰载预警机,就是以此为目的。主要是,在第二次全球大战中,帝国海军遭受的损失当中,有很多就是因为没有及时发现在低空飞行的敌机,错过了拦截机会。

当然,“舰载”这个特点同样限制了预警机的性能。

“指-6c”的最大起飞重量超过36吨,尺寸也达到极限,因为要保证其他性能,也就只能安排3名指挥员,其中的一个还兼任电子设备军官与导航工作,配备的也是兼顾了其他功能的综合控制平台。正常情况下,“指-6c”只能引导4架战斗机作战,即便在理想情况下也只能达到6架。

如此一来,舰载预警机基本不具备单独执行作战任务的能力!

这个问题,在采购了“指-6c”的盟国那里体现得最为明显。

因为“指-8”系列太过昂贵,而且性能也严重过剩,还有技术管制的问题,所以多数盟国采购的都是“指-6c”。为了发挥出“指-6c”的价值,这些盟国无一例外的采购了帝国海军的通信指挥系统。

就是这个原因,让帝国海军与帝国空军共同投资研制了数字通信设备,为整合双方的通信系统打下了基础。

往简单说,舰载预警机主要用于舰队防空,基本不参与进攻作战。

那么,更加没有必要进行空中加油了。

每支舰载机联队里,至少都有4架“指-6c”,部分还有5架,完全能够在高强度的作战行动当中,至少在3天之内,确保随时都有1架在空中巡逻,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紧急增派第二架。

高强度出动舰载机,航母战斗群的任务时间也就在3天左右,此后就得撤到后方去补充燃油。

此外,舰队里面一般有2到3艘航母,能动用的预警机在10架左右,那就更加不是问题了。

总而言之,纽兰海军的e-2c也飞不了多远。

也就是说,只要发现了e-2c,那么纽兰航母就在不远处!。

此外,在e-2c附近肯定有防空战舰,很有可能是“提康”级巡洋舰。关键是,预警机与防空战舰肯定得保持联系,频繁的进行通信联络,哪怕使用高性能捷变电台,也能够被电子侦察机找到。

一艘航母可以搭载4架,甚至5架预警机,而提供直接掩护的防空巡洋舰,最多就只有2艘。

按照军情局提供的情报,第51特混舰队就只有5艘“提康”级,第52特混舰队很可能只有3艘。

平均下来,掩护1艘航母的防空巡洋舰还不到2艘。

虽然双航母战斗群与三航母战斗群的编队更加密集,能适当减少护航战舰,但是防空巡洋舰的价值肯定远远超过预警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