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对梁夏舰队的防空网构成严重威胁,比如冲散防空战斗机,从而让攻击机群到达攻击海域上空。

哪怕要分散敌人的防空力量,最多就分成两支机群。

正是如此,梁夏舰队在做防空部署的时候,把重点放在了东边与东北。

其实,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那确实就是第六十一特混舰队。

通常情况,在高强度的防空作战当中,双航母战斗群最多只能关注到两个方向,即搭载的舰载战斗机,以及2艘航母的出动速度,也就只能确保在2个主要方向上投入足够的防空力量。

再多的话,就得增加第三艘航母。

因为在通常情况下,航母战斗群要面对来自多个方向的威胁,所以在执行高强度作战任务的时候,往往都采用三航母战斗群。事实上,也只有3艘航母才能搭载足够的舰载机,构筑起足够牢固的防空网。

结果就是,从东南方向突击的机群并没有遇到阻拦。

等到前出的预警机发现来袭的攻击机群时,准确说是前出的护航战斗机的时候,已经来不及做出调整。

当时,升空巡逻的“战-9b” 都处于交战状态,而紧急出动的“战-9b” 还没有赶到。

大概是担心被击落,或者是舰队指挥官下达了命令,那架“指-6c”在判断出来袭敌机是f-14b之后就转向飞走了。

随后,跟在f-14b后面的24架a-6d开始加速冲刺。

其实,这些a-6d一直都在加速冲刺,主要是其飞行速度本来就不快,冲刺速度与巡航速度没有太大差别。

只是,在护航战斗机去人已经赶跑了敌人的预警机之后,a-6d机群才把飞行高度提高到500米。

在此之前,24架a-6d都在贴近海面的超低空飞行。

要说的话,超低空突防一直就是a-6d的拿手好戏。

设计a-6d的那个时代,便携式防空导弹与配备了火控系统的小口径自行高射炮都没有问世,威胁最大的是各种远程防空导弹与大口径高射炮,因此超低空突防是相对较为有效的突击手段。

其实,在这个时代的攻击机都很重视低空性能。

具有代表性的,除了纽兰海军的a-6,还有梁夏海军的“攻-5”,以及西陆集团的“美洲虎”与“狂风”ids等。

这些攻击机都具有非常出色的低空稳定性,而且实现的手段都差不多。

简单的说,就是高翼载。

虽然高翼载会降低机动性能,让飞机变得更加笨重,但是相对的,越是笨重的飞机,低空飞行的稳定性就越好。

也就是凭借这一点,a-6d拥有很出色的低空稳定性。

其实,按照最出的设计思想,a-6d的首要任务就是挂上半穿甲航空炸弹,在贴近海面的高度上,飞到敌舰的上空,并投下炸弹。毕竟在设计a-6d的时代,反舰导弹还是一种很不靠谱的武器。

只是这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