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卡拉港提供掩护的重任。

此外,还能分散敌人的打击力量。

说得直接一点,如果梵罗国打算封锁巴铁,除了得摧毁与封锁卡拉港,还得把瓜港也算进去。

要说的话,攻击瓜港的难度要大得多,即瓜港离得更远。

站在梵罗国的立场来看,如果没办法保证一举摧毁瓜港,在制订计划的时候未必会把矛头对准卡拉港。在没法摧毁巴铁港口的情况下,就只能采取其他打击手段,必然会导致作战难度提高。

关键就在这里。

如果无法保证通过进攻在该方向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完全切断通往巴铁的海运航线,那么在计划阶段,梵罗当局很有可能放弃该方向上的进攻行动,把兵力用来加强防御,由主动转为被动。

这就是西南战场的价值所在。

帝国用了几十年打造巴铁南部滨海地区的战略防线,哪怕算不上固若金汤,也很难轻易攻克。相对的,在边境线的对面,梵罗国西部地区是一望无垠的戈壁荒漠,即南方次大陆面积最大的梵罗沙漠,而继续往东则是中央高原。就军事层面而言,也就是沿海平原地区较为繁华,主要是没有天险可守。

可见,梵罗国在该方向只需要加强沿海平原的防御部署,就能够依靠天险,特别是宽度在1000千米左右的梵罗沙漠挡住来自西边的强敌,不存在为了守卫西部沿海地区,投入太多兵力的需求。

至于发动两栖登陆,更是在做白日梦。

正是如此,就算梵罗国的头号大城市,人口超过2000万的孟卖就在这边,梵罗国也没在邻近巴铁的边境地区部署重兵。

在第二次南方次大陆战争结束后,尤其是波伊战争之后,梵罗国就把战略重点放在了以首都为核心的西北地区,部署在西部地区的兵力一直在减少,而守卫西海岸的主力是不成气候的海军。

按照军情局提供的情报,梵罗国早已放弃在西部地区发动战略进攻的计划,最多会承担佯攻任务。

在根本上,在该方向以防御为主,而且主要防御战术是以空间换时间。

要说的话,梵罗国上下全都认为,凭借巨大的战略纵深,只需动用较少的兵力就能粉碎敌人在该方向上的进攻行动。

关键还有,在挫败了敌人的进攻之后,还可以顺势发起反击!

正是如此,在本土西部地区,梵罗陆军部署的兵力还不到30万,有三分之二,也就是大约20万部署在后方,仅有7个步兵师部署在边境防线上,而且这些步兵部队的战备状态都很糟糕。

在性质上,差不多就是边境卫戍部队,纯粹的步兵!

要命的是,主力部队的驻地到边境的距离大多超过500千米,交通条件也极为糟糕,基本上不具备进行快速战场机动的能力。

其实,梵罗陆军本身就缺乏战场机动能力。

虽然装备了数千辆主战坦克,还有数量众多的步兵战车,精锐的装甲部队全都实现了机械化,但是梵罗陆军的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