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简单一点,就是承担战略防御的任务。

要说的话,这也正是纽兰陆军的强项。

一个集团军有差不多20万官兵,而且有数千辆坦克战车等主战装备,还有上千门火炮与火箭炮,数百架各种类型的直升机,依托提前构筑的防御阵地,肯定能够给帝国陆军当头棒喝。

何况,在该方向上,至少都还有一个迢曼帝国的集团军。

其实,这也是施授良把反击目标确定为攻占西骆沙,没提到进军迢曼帝国,更别说扫荡西大陆的关键所在。

果真如此的话,春季攻势或许会让人大失所望。

其实,丁镇南在此之前就考虑过这个问题。

只是在他看来,大陆战场上的局面太复杂,并不是说投入更多的兵力,以及更多的物资就能产生作用。

很多因素所产生的影响,根本就没有办法量化衡量。

比如,纽兰共和国直接出兵参战对西陆军团的士气、官兵斗志产生的影响,就没有办法衡量。

肯定是正面的影响,可是这个影响到底有多大,没人说得准。

此外,纽兰共和国到底向西陆集团提供了多少物资,以及是哪些物资,各类物资到底有多少,也存在问题。

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这方面的确切情报。

显然,由纽兰共和国提供的物资也肯定会产生正面影响,而且不同类型的物资,所产生的影响肯定不一样。

换个角度来看,这其实是上面向丁镇南施压的原因。

尽快结束南方次大陆这边的战斗,回西北战区干自己的本质工作,准确说是顶替施授良担任西北战区司令,以及大陆战场联军总司令。如果说,之前还有人质疑丁镇南的能力,或者说觉得他资历还不够,那么在攻灭了梵罗国之后,丁镇南就成为了帝国陆军,乃至帝国军队当之无愧的头号干将。

从时间看,也恰好吻合。

关键就是,就算春季攻势在4月上旬开始,也需要用1个月,甚至更多的时间,才能把战线推进到西骆沙西部地区。只要丁镇南在此之前,也就是5月份完成南方次大陆战场上的收官之作,就能够及时返回大陆战场。在有所准备的情况下,利用接下来的几个月攻灭迢曼帝国,并非不可能。

别看迢曼帝国十分强大,可是真要比,很多基本条件还比不上梵罗国。

比如,迢曼帝国的人口仅有1亿,仅梵罗国的十分之一;而且国土面积不到60万平方千米,还没有梵罗国的五分之一;本土的大部分城市都在北部平原上,几乎全境都没有能据守的天险。

当然,自然资源也极度匮乏。不要说矿产,就连粮食都无法做到自给自足。

可见,在进入到本土保卫阶段后,迢曼帝国恐怕也坚持不了多久。

毫无疑问,在攻灭迢曼帝国之后,他还会坐上东方集团联军总司令的位置。

当然,不管怎么样,首先就得攻灭梵罗国。

正是如此,在次日凌晨,丁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