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参加吏员选拔考试都能加分的那种!

甚至有表现特别勇猛的人成了候补衙役,每个月都能从朝廷领俸禄。

这些事迹一传扬开来,各地百姓可不就自发地盯紧了当地世家豪绅么。

有了这众多耳目,他们的一举一动哪里瞒得住朝廷,自然是出师未捷身先死。

醴河平原,江南各地的豪绅望族杀了一批又一批,几个月过去,赶在秋收前夕,终于完成了这些地区的土地再分配。

有这些地区反抗者们的前车之鉴,随后全国其余地区的土地分配也变得极为顺利。

豪绅望族们都突然想通了,再多的田产也得有人命享受才行啊。

陛下赎买田产好歹是给了钱的,虽然只有市价的三分之一,那也比啥都捞不着还把命给作没了要好。

而且,也不是所有的田产都会被买走,至少也给他们一人留了二十亩地呢,不愁没粮食吃。

这些事,都是随着时间推移循序渐进发生的。

于李洵而言,就是从各地送来的一份又一份写着好消息的奏章。

下达了圣旨后,执行都交给了手下人,他日常除了处理政务,关注的重心便放在了航海宝船的制造与水军的操练选拔上。

据徐海凤所说,目前的宝船无法支撑长距离远洋航行,必须经常上岸补给。

如此一来,是绝不可能像后世一样横跨大洋直接前往黄金洲的。

以大启所处的位置,需要先向北上抵达新罗扶桑,再向东边沿着沙国的陆地边缘海域行走,然后顺势南下方能抵达目的地。

这一来一回,又要顺应季节和洋流,所需要的时间大约在三年左右,不管是时间还是人力物力都耗费巨大。

为了保障成功率,出海之前,船,人,武器,吃穿住行都必须尽可能地准备周全。

为此,李洵不仅让徐海凤全权负责准备工作,自己也时常过问视察,以此让所有参与的环节都对此事高度重视。

如此平静地过了两个多月,天气越来越热,银泰,定州一带却传来了旱灾的消息。

这一片地方本就没有什么大的江河,只能靠雨水灌溉,今年却是已经两个月没怎么下雨了,天气又很炎热,不仅是饮用水已经快要枯竭,今年的收成也将受到极大影响。

几个郡的郡守们没有办法,只能联名请求朝廷调拨水和粮食救济。

要救灾也要考虑到周边诸郡的情况,确定运输方案,并且指派合适的人选前往主持局面,此事叫李洵忙碌了好几天才安排妥当。

此事刚刚告一段落,康喜德便来禀报李洵,沈今夕处理完家事回来销假了,想亲自前来叩谢。

“沈今夕?”

李洵略一思索才想起此事。

已经有两个多月没看到她,他还以为她早就辞官出宫去了,没想到用了这么久才处理完家事,也不知道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麻烦。

“宣她进来吧。”

李洵连日忙于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