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方孝孺以及翰林院的一众大臣们猛然清醒过来。

“方大人, 本王这一曲《千年等一回》可还入耳?”朱松再一次询问。

“如此乐曲, 若是不能胜过《梁祝》的话,岂不有失公允?”解祯期小家伙跳下了椅子,有模有样地说道:“诸位年兄,我以为殿下此曲当为‘乐艺’胜者!”

噗!

方孝孺、黄子澄以及齐泰,听到小家伙的话差点喷出口血来:

这熊孩子好不知礼,纵然他还是个孩子,可也是考取了举人的士子,于情于礼,都应该由翰林院的大人们先开口才对。

这小破孩儿可倒好,先下手为强了。

“咳咳……”翰林院从五品的侍讲学士汪海荣老夫子,轻咳了两声,打破了平静,“老朽以为殿下这一曲《千年等一回》要稍胜黄灵儿姑娘的《梁祝》,诸位大人,你们以为如何?”

“下官同意汪老的意思!”

“《千年等一回》,确实要强过《梁祝》!”

一个跟一个的翰林院官员,开始的时候还是默默点头,后来就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了。

“好吧,经过我等共同商议,此‘乐艺’第一比,韩王殿下胜了!”

尽管心中很是不乐意,但是方孝孺身为翰林院的发言人,他又不得不宣布这个结果。

“又是一曲惊世之作!”

“是啊,殿下真乃大才也!”

“日后谁再说汉王殿下是个纨绔子,我就和谁拼了!”

听到这个结果,在场的士子、才女们全都沸腾了起来,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意。

当然了,有欢乐的,就肯定有心里不舒服的,比方说朱松的那个便宜侄婿耿璇,这货心情很不好,表现在脸上就像是吃了屎一样难看。

“哼,不过是赢了一场,反正妍华姑娘都已经赢了两场了,我就不信你还能连赢不成?”耿璇一脸的愤恨,不断在心里头发狠。

……

“那么第二场是‘射艺’,妍华姑娘,你们谁来与韩王殿下比?”方孝孺很无奈,不过比试还是要继续的。

所谓射,其实就是说的射箭技术,拢共分为五种射技: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

‘白矢’是指箭穿过鹄的,要恰中目标,刚刚露出白色箭头;‘参连’即先发一箭,后三箭连续而去,箭箭中的,看上去像是一根箭一样;

‘剡注’即箭射出,箭尾高箭头低,徐徐行进的样子;‘襄尺’的襄读让,臣与君射,不与君并立,应退让一尺;‘井仪’即连中四箭,射在鹄的上的位置,要上下左右排列像个井字。

“学生来与殿下比试‘射艺’!”一袭藏青色士子服加身,看起来颇为精瘦的郭学儒站了出来。

“殿下,您看?”方孝孺转头看想了朱松。

“无所谓,跟谁比都一样!”朱松摸了摸手,说道。

“那好,请王爷将‘射艺’比试所需的东西